鼓点跃动童心,韵律连接你我: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卧龙爱心社志愿服务队非洲鼓课堂奏响社区阳光乐章

发布时间:2025-07-06 23: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佳 罗欣蕊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 (通讯员 徐佳 罗欣蕊)在襄阳市樊城区旭东路社区阳光家园,一种充满原始生命力的节奏正悄然改变着暑期托管课堂的氛围。7月初,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卧龙爱心社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体验——非洲鼓学习。当色彩斑斓的鼓面被一双双小手拍响,欢快而富有力量的鼓点不仅充盈着教室,更叩击着孩子们的心灵,成为这个夏天最动听的成长音符。

▲图为社区老师教小朋友打非洲鼓

 初探鼓韵:好奇与专注的初体验

初次接触非洲鼓的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新奇的光芒。在志愿者们耐心细致的引导下,他们围坐成圈,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温润的木质鼓身和紧绷的鼓面。志愿者老师从最基础的坐姿、手势开始教起——“手掌放松,手指自然弯曲,用掌心击打鼓心,发出浑厚的‘咚’声;用手指叩击鼓边,则是清脆的‘哒’声。”简单的分解动作,在老师一遍遍的示范和手把手的指导下,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起初,教室里是此起彼伏、略显零散的“咚”、“哒”声,如同初学步的蹒跚。然而,孩子们脸上专注的神情,小耳朵努力捕捉着节奏的模样,都预示着变化的到来。

 节奏共鸣:从生涩到默契的成长

“来,跟我一起:咚 - 哒 - 咚咚 - 哒!”志愿者老师富有感染力的口令引领着节奏。渐渐地,分散的鼓点开始尝试着汇聚、靠拢。一遍,两遍,三遍……孩子们的小手越来越协调,拍打的力度和时机也掌握得越来越好。简单的节奏型被成功复现时,教室里的空气仿佛被点燃,爆发出小小的欢呼和自豪的笑容。更有志愿者巧妙地引入互动环节,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节奏接龙或配合简单的童谣击打伴奏。当不同的声部在空间中交织、呼应,形成和谐而充满活力的韵律时,一种无声的默契与团队的凝聚力在鼓声中悄然滋生。专注的眼神、互相倾听的姿态、共同完成一段节奏后的相视一笑,都是课堂上最动人的风景。

▲图为一起打非洲鼓

鼓动心灵:超越音乐本身的力量

非洲鼓学习远不止于掌握一门乐器技能。志愿者们观察到,这充满律动的课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的学习专注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内向的孩子在鼓声中找到了自信表达的出口,笑容更加灿烂。协调能力增强,让孩子们体验到“我能行”的成就感,自信心油然而生。

 爱心谱曲,青春作伴

卧龙爱心社的志愿者们深知,对于社区里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需要更多关注的群体,艺术体验是滋养心灵、激发潜能的重要方式。他们精心准备课程,化身热情洋溢的“节奏导师”,用耐心、鼓励和专业引导,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更让他们在律动中感受到被接纳、被鼓舞的温暖。

 当整齐或充满生机的鼓点从阳光家园的教室传出,它不再仅仅是音乐,更是青春陪伴的印记、是爱心浇灌的回响、是社区里跳动着的最原始的心跳。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卧龙爱心社的志愿者们,正用这充满力量的非洲鼓声,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谱写着独一无二、充满阳光与希望的乐章。这鼓点,连接着童心与梦想,也传递着青年一代服务社会、温暖社区的坚定信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欣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