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足印留乡野:乡村现状调研与综艺创作根基挖掘

发布时间:2025-07-05 21: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玉瑞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蝉鸣声声里,稻穗摇着风。”夏日的乡村,藏着最鲜活的烟火气与蓬勃生机。“欣欣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探索农业短视频、综艺创作的初心,成功申报相关项目后,肩负着贴近农业生活、挖掘真实素材的使命,踏入宁波市横溪镇金山村与海曙区集士港镇深溪村,开启了一场为农业综艺短视频创作积累灵感与数据的调研之旅。

▲图为“欣欣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合照

团队成员以脚步为尺丈量土地,用镜头记录真实场景。行走在田埂山野间,他们深入了解乡村农业现状,倾听不同群体对农业类短视频、综艺的看法与需求,试图为农业综艺短视频的创作找到贴合现实、打动人心的路径。此次调研既为项目收集关键数据,更希望在两个特色村落捕捉农业生活本真,为后续创作提供扎实现实依据。

6月22日,团队首站抵达金山村,队员与休憩村民攀谈。一位大伯透露,山脚下村子集中耕种的农田不多,村民多在自家庭院辟小菜园,大片田地需往山上的另一处金山村寻找。队员们遂向山间进发。

▲图为队员正在采访金山村村民

抵达山上的金山村时,古朴静谧的氛围扑面而来。不同于现代农村的热闹喧嚣,这里完整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与建筑风貌:泥墙灰瓦诉说着岁月沧桑,古树梯田勾勒出自然肌理,阶梯式的古村落依山势错落分布,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乡村的质朴与宁静。

▲图为金山村景色

走进一户农家,老奶奶热情接待了队员们。她坦言闲时爱看抖音,觉得里面的家长里短像村里唠嗑般有趣,但对农业类内容兴趣缺缺:“天天都在干农活,再看这些会觉得枯燥。”在后续走访发现,村里仅有少数人会在劳作之余,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消遣娱乐,内容多为生活趣事、情景短剧,鲜少关注农业知识;不少家庭的电视机已成为“摆设”,传统电视综艺鲜少有人问津,新媒体成为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让队员们意识到,农业短视频、综艺需在内容趣味性和贴近生活上多下功夫。

▲图为实践队在金山村合照

6月26日,团队再次启程赶往深溪村。村子里整齐有序的村居房之外,骑行道与民宿集群的布局清晰可见,展现出与金山村不同的活力。村委会负责人介绍,村子大部分土地承包种植水稻和小麦,剩余由村民种农副产品,还曾尝试 “鱼稻共生” 等新技术。谈及农业综艺,他兴致颇高:“《向往的生活》追过很长时间,里面的田野村庄场景很吸引人,《种地吧》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农业,这种综艺能让大众关注‘三农’,是很有意义的。”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深溪村村委会负责人交谈

在飞鸟骑行乐园,负责研学活动的工作人员介绍,乐园围绕农业体验和非遗传承打造了完整研学体系:游客可在 2-3 天内参与农事体验、学习草帽编织等非遗手作,感受农文结合。当谈及农业综艺短视频创作,他结合自己追看农业综艺的经历建议:“不能只局限于种地,把趣味游戏、非遗手作这些内容融合进去,会更有看点,也能更好地展现农业的多元魅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草帽非遗手作馆工作人员交谈

在深溪村实践站,队员们还与一位工作人员展开交流。她提到自己曾很爱看农业相关综艺,但近些年兴趣有所下降,“感觉商业化内容太严重,像《向往的生活》里聊天和推广太多,少了农业生活的纯粹感。”对于创作建议,她建议主打生活体验类,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这样像她这样的观众可能会更愿意观看,同时也能更贴合农业综艺短视频的传播特点。

▲图为实践队在深溪村合照

此次调研,队员们收集到了不同村落村民对农业类短视频、综艺的看法,以及两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些都为团队后续农业综艺短视频相关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也让大家站在从乡村生活本真需求出发、结合不同村落发展特质的实践角度,对如何创作出更真实、更受欢迎的农业综艺短视频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文字 | “欣欣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图片 | “欣欣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玉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