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基层调解智慧,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 湘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桐梓村调研
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潘娜 刘佳)2025 年7月4日,“湘潭大学法学学赴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开展基层法治调研与服务活动。在桐梓村村委委员王斌的接待与支持下,通过问卷调研、调解数据收集等形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一线,为破解涉诉涉访难题、完善乡村法治体系注入青年法学力量。7月4日清晨,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团小分队成员抵达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村委会,开启基层法治调研之旅。村委委员王斌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桐梓村基层调解工作情况。他表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问题日益凸显,基层调解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目前,桐梓村全体村委成员均兼任调解员,同时,先锋街道司法所派驻专职调解员,协同化解村中各类矛盾纠纷,共同筑牢基层治理防线。”
实践团成员将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基层调解员,内容涵盖调解工作中的难点、常用调解方法、法律知识储备等方面。通过与调解员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基层调解在矛盾化解、法律普及等环节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研究收集详实一手资料。村委委员王斌的协助下,对桐梓村调解档案进行系统梳理。经统计,近三年来累计留存口头调解记录 714 份,书面调解记录 118 份。这些调解案件依据复杂程度,被细致划分为简易、一般、重大、疑难四种类型,其中简易纠纷多集中于邻里口角、小额债务等方面,而重大疑难案件则涉及土地流转合同争议、集体资产分配纠纷等复杂问题。
王斌向实践团介绍:“当前,桐梓村基层调解已实现数字化100%覆盖,所有调解事项均需全面上网录入。每月定期向街道司法所上报调解数据,即便是口头调解,也会详细记录纠纷事由、调解人员、协商结果等信息,确保调解工作全程留痕、可追溯。”
此次数据收集工作,实践团采用分类整理、交叉核验的方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成员们还运用专业知识,对不同类型案件的调解成功率、调解周期等指标进行分析。实践团成员刘雨表示:“这些数据直观展现了基层调解工作的全貌,比如重大疑难案件调解周期普遍较长,这为我们研究如何优化调解资源配置、提升复杂纠纷化解效率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实践团将进一步整合分析数据,形成专项报告,为桐梓村乃至更多乡村的基层调解工作提质增效建言献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