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科技学院这支三下乡队伍在三灶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系列健康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0 22: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婉莹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传播科学的中医知识,推动社区中医健康服务向内涵化、常态化发展,珠海科技学院健康科普突击队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于7月7日7月15日在三灶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中医国粹领航,健康知识赋能之旅”系列健康相关活动。本次活动创新融合非遗文化与科普服务,以“赶大集”的亲切形式将中医健康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成为高校“三下乡”服务的的生动实践。

7月7日7月8日下午,珠海市三灶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珠海科技学院健康学院健康科普突击队同三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连举办的两场健康主题活动,为社区长者的金色年华注入中医养生智慧与贴心健康关怀。

▲图为健康科普突击队队员与三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合照

7月7日下午两点半,活动中心座无虚席。突击队为长者们开启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中医养生科普之旅。讲座围绕中医核心理论展开,从“五行”相生相克的整体观,到“阴阳”平衡的养生要义,再到“藏象学说”揭示脏腑功能奥秘。团队更是将理论融入日常,详细讲解“情志养生”对身心健康的关键作用,强调心态平和是长寿基石。最为贴近生活的,是结合本地气候特点,从“衣食住行”全方位传授“四季养生秘诀”,尤其针对当下三伏时节,提供了实用的防暑祛湿、饮食起居建议。这场讲座犹如一把钥匙,帮助长者们解锁了运用中医智慧自主管理健康的大门。

▲图为突击队队员为长者们开展中医基础知识讲解

7月8日下午三点,活动中心摇身变为热闹的“健康集市”。在健康出发站前,队员们引领长者们填写健康相关知识问卷,了解长者们基本健康信息;在备受喜爱的“巧手制香囊”摊位前,长者们兴致勃勃地挑选艾叶、迷迭香等天然驱蚊药材,在队员指导下亲手制作一枚枚饱含关爱与草木清香的驱蚊香囊;与此同时,“健康加油站”摊位前秩序井然,队员们耐心细致地为长者们提供免费的血压、血糖测量服务,并即时给予健康提醒和日常保健建议。这场“健康摆摊”活动,将实用的健康服务送到长者身边,零距离守护他们的安康。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为长者们制作香囊

7月9日7月10日,珠海科技学院健康科普突击队联合珠海市金湾区三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针对社区老年居民常见健康需求,开展中医养生专项服务活动。活动以"专业适配、实用落地"为原则,通过系统化穴位科普与规范化中医调理体验,将中医理论转化为适老化健康方案,赢得老年群体及社区的高度认可。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讲解耳朵的各个部位

7月9日的穴位养生科普环节,突击队聚焦老年人头痛、脾胃虚弱、失眠等高频健康问题,以《老年常见病穴位保健指南》为依据,创新采用"解剖示意图+真人演示+图文卡片"三维教学模式。队员重点解析合谷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等核心穴位的精准定位与操作规范。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讲解合谷穴作用

7月10日的中医特色调理服务则严格遵循《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针对老年人膝关节不适、睡眠质量差等问题,设置耳穴压豆、隔姜灸、神阙灸三个专项服务台。耳穴压豆区采用一次性无菌贴,队员依据长者健康档案选取神门、交感等穴位,搭配耳穴图为长者们精准定位,贴上压豆贴。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为长者贴上压豆贴

隔姜灸服务中,选用厚度均匀的生姜片与高纯度艾绒,由队员们手工制作艾绒柱,并放置在生姜片上,点燃艾绒柱后放置在长者的内关穴上;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为长者们提供隔姜灸服务

神阙灸区域由老师主持操作,将精盐放置在长者的肚脐上,再放上生姜片和艾绒柱,在15分钟的神阙灸后,长者表示真的很舒服。该日的活动全程由健康学院孙迪讲师现场监护,实时处理突发情况。三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反馈,此次活动通过"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形式,有效提升了老年居民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多数参与长者表示已掌握多个穴位按摩方法,不少体验者反馈睡眠、关节不适等症状有改善。

▲图为孙迪老师为长者提供神阙灸服务

为提升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安全用药意识和中医药知识水平,珠海科技学院健康科普突击队于7月11日走进三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用药安全及中医药煎煮知识科普”的宣讲活动。活动旨在普及科学用药常识,纠正常见误区,并详细讲解传统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助力社区长者健康生活。

活动伊始,队员围绕“用药安全的基本原则”展开讲解。她强调,遵循医嘱是安全用药的核心,包括正确理解用药剂量、时间和方法,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图为突击队队员为长者们讲解用药安全知识

针对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用药安全误区”,队员结合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她指出,盲目相信广告宣传、自行购买未经医生推荐的药品,以及听信偏方自行调整药量,都是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危害健康的行为。队员鼓励居民提高警惕,以科学态度看待药品信息。

▲图为突击队队员为长者讲述常见的用药安全误区

活动下半场的重点聚焦于中医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这是老年群体尤为关注且容易操作不当的环节。队员依据PPT内容,进行了详尽的现场讲解与演示,讲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煎煮用具、煎煮时间、煎煮火候等。

▲图为突击队队员为长者们讲述煎煮器具

宣讲过程中,队员通过生动的语言、清晰的图示和互动问答,将专业的医药知识转化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朋友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内容。现场气氛热烈,长者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并就自身用药和煎药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咨询,队员均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图为突击队队员为长者们讲述煎药火候及时间

7 月14日,珠海科技学院健康科普突击队为三灶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长者们带来了一场集身体调理与心灵慰藉于一体的沉浸式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对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赢得长者们一致称赞。

活动现场,古法酸梅汤品鉴环节率先拉开序幕。队员们提前精心煮了包含甘草、乌梅、桑葚、陈皮等食材的消暑酸梅汤,不仅让长者们品尝到清爽口感,还细致讲解了这一方剂 “生津止渴、健脾消食” 的养生功效,醇厚的味道与实用的知识让长者们赞不绝口。

▲图为突击队队员及带队老师为长者们煮酸梅汤

随后,8名队员分成四组开展精准推拿服务。每组采用 “1人按摩 + 1人陪聊”的贴心模式,针对老年人常见的肩颈僵硬、腰背酸痛等劳损部位,运用专业手法进行细致调理。按压、揉捏等动作精准到位,有效缓解了长者们的身体不适。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为长者们提供按摩+聊天的沉浸式放松服务

服务中,队员们更注重对长者的身心双重关怀。按摩过程中,他们与长者们亲切交谈,从日常琐事到兴趣爱好,耐心倾听长者们的心声。这种互动不仅减轻了长者们的身体酸痛,更有效疏解了他们的孤独情绪。一位长者感动地说:“孩子们手法专业,聊天更暖心!”

▲图为长者向突击队队员反馈活动感受

在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高度重视提升公众急救技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需求的大背景下,珠海科技学院健康科普突击队于7月15日积极响应号召,分赴三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联,开展了两场“应急急救技能”主题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的形式,聚焦心肺复苏(CPR)、气道梗阻急救、中医应急穴位等实用技能,全面提升居民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图为突击队队员为长者们开展应急急救技能讲解

在心肺复苏标准化流程讲解中,团队着重强调 “叫(患者)- 叫(120)- 压(胸外按压)- 吹(人工呼吸)”四步法则。通过专业演示,让居民清晰了解成人 CPR 操作规范,即 30 次按压(深度需达到 5 - 6cm)配合 2 次人工呼吸,并不断循环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图为突击队队员邀请社区工作者上台演示心肺复苏

在海姆利克急救法教学方面,进行了分层教学。针对婴儿,分步演示背部拍击法(在两肩胛骨间快速拍击 5 次)与胸部按压法(在胸骨下半段垂直按压);对于成人,详细讲解腹部冲击法(在脐上两横指处向内向上快速冲击),同时明确 “不能咳嗽 / 发声时立即施救” 的判断标准;此外,还特别指导了利用椅背冲击上腹的自救技巧。

▲图为突击队队员演示海姆利克急救法

在特色知识模块中,团队巧妙结合中医传统智慧,拓展非器械急救场景。在应急穴位应用上,介绍了掐揉四缝穴缓解积食腹胀(每穴掐 3 - 5 次后揉 10 秒)、掐老龙穴应对小儿惊厥(指甲轻掐中指甲根后缘)、按压人中穴与合谷穴缓解中暑症状等方法。针对感冒发热症状,现场教学开天门(从印堂至发际推按)、推坎宫(眉弓分推)等头面部推拿技法,助力居民居家护理。

▲图为三灶妇联的孩子们一起做推坎宫的动作

为强化居民对急救知识的实践应用,两场宣讲均设置了多维互动环节。在急救包工具解析中,详细讲解了手动压合电筒(兼具照明与供电功能)、三角绷带(可用于骨折固定甚至改制为担架)、屏障面罩(起到感染防护作用)等 12 类物品在应急场景中的应用。

▲图为突击队带队老师及队员为孩子们演示三角巾使用方法

情景模拟游戏环节,设置了 “急救行动链” 排序挑战,要求长者正确排列 “倒地救助” 步骤,即环境评估→意识判断→呼救→呼吸检查→CPR。

▲图为突击队队员模拟情景,进行正确急救顺序

活动覆盖了长者、家庭照护者、社区工作者、儿童等多类群体,累计培训人数超100人次。突击队负责人表示:“让急救技能走出教科书、融入日常生活,是筑牢社区安全防线的关键。”未来,团队将持续联合三灶社区各站点,推出创伤包扎、慢性病突发应对等系列培训,致力于完善 “人人懂急救、急救为人人” 的社区健康生态。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和三灶妇联的孩子们合影

这场覆盖7天的健康长征,既是高校践行“健康中国”的生动实践,更是“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社区化探索。珠海科技学院健康科普突击队以专业为舟、仁心作桨,将隔姜灸的温热、酸梅汤的清甜、急救技能的笃定,化作长者生活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高校-社区-非遗”三维协作网络,让青春智慧持续滋养基层健康土壤,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具生命力的健康动能。

撰文 |周沁颐、黄子彤、蒋景妍、林婉莹

图片 |何昱萱、麦颖欣、罗嘉钰

审核 |林婉莹、蒋景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婉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