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践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近日,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冰晶石志愿者服务队组建“青春化农智,科技助农兴”实践团,先后前往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和范楼镇、新沂市北沟街道、南京市浦口区泰山街道、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等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足迹印阡陌:调研农业发展状况
为掌握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实践团前往徐州丰县大沙河镇二坝村等地,走访农资站和农贸市场,与农户和农资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当地农作物种植品种、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为推广绿色农业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江苏省徐州市大沙河镇二坝村与果园种植农民进行交谈
技艺探农企:研学牛蒡种植技术
为深挖地方特色农产品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实践团走进“农业产业化徐州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出口示范基地” ——徐州山崎农产品研发有限公司,深入了解牛蒡从育种种植、田间管理的栽培技术,到清洗加工、包装存储的生产流程,再到出口标准、市场渠道的外销环节,全面了解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种植基地,成员们认真学习牛蒡的育种选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在生产车间,成员们仔细聆听牛蒡从新鲜牛蒡的清洗、切片烘干,到深加工产品的无菌包装、冷链存储的每个步骤。在交流环节中,实践团介绍了学院师生自主研发的 “超痕量污染残留物可视化速测去除技术” ,向企业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快速检测农残方面的优势。双方围绕技术适配、成本控制、市场应用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实践团用专业对话架起高校实验室与乡村田间地头的桥梁,为进一步推进科研技术试用应用,以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徐州山崎农产品研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交谈
科技传村社:开展有机农业宣讲
为让更多村民透彻了解农药残留的潜在危害,实践团成员们带着精心设计的宣传单,先后走进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二坝村村委会、徐州市鼓楼区苏电社区和徐州市新沂市北沟街道开展“耕耘有机生活,智防农残危害”主题宣讲。团队成员结合当地的果蔬种植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语,详细讲解了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对土壤水源的污染等内容,向村民普及有机种植知识,让村民们更轻松地理解有机农业的原理、优势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徐州市鼓楼区苏电社区居民开展有机农业主题宣讲
绿意润童心:环保科普启蒙课堂
实现绿色农业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实践团成员走进可恋庄村彩虹部落,开展果蔬农残净化小课堂,为小朋友们科普农残的相关知识。课堂以“紫甘蓝指示剂变色实验”导入,通过“滴一滴、看一看、比一比”的互动环节,引导儿童直观理解酸碱变化及农残来源。孩子们在指导下亲手操作农残速测仪,神奇演示效果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让他们对学习去除农残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环保理念和农残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徐州市鼓楼区可恋庄村彩虹部落小朋友开展农药小课堂
“青春化农智,科技助农兴”实践团充分发挥化学专业优势,将社会实践的足迹深深印在平畴绿野之上,把绿色健康的理念传递给了更广泛的群体。实践团在实践中深刻感悟到,科技助农的关键在于专业赋能。未来,实践团将持续聚焦农药科学使用与有机农业发展课题,以更精准的技术支持、更深入的基层服务,为绿色农业的蓬勃发展持续注入青春力量。(通讯员:陆诗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陆诗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