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建遗韵,共赴文化传承“三下乡”之旅——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队赴张真君祖殿调研
古厝藏深巷,文脉续千年。为深入探寻传统建筑文化魅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日,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队走进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对张真君祖殿展开实地考察,在古建的一砖一瓦间触摸历史脉搏,用专业视角挖掘传统建筑与文化的深层价值。
踏入古街,邂逅千年古韵
福州上下杭,曾是福州的“十里洋场”,承载着城市的繁华旧梦。实践队成员们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穿梭于古街深巷间,很快便抵达张真君祖殿。这座始建于宋代的道教庙宇,背靠彩气山,面朝白马河,选址讲究,尽显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营造智慧。远远望去,飞檐翘角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振翅欲飞的祥鸟,古朴而又灵动,瞬间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究其奥秘。
走进张真君祖殿,实践队成员们立刻化身“文化侦探”,从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到装饰艺术,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张真君祖殿的建筑结构极具特色。大殿采用抬梁式木构架,梁柱之间巧妙结合,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又展现出独特的力学美感。而殿内的藻井更是令人惊叹,层层叠叠的木构件向上收拢,形成精美的穹顶,仿佛一朵盛开在天空中的莲花,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在声学上起到了聚音的效果,古人的智慧令人赞叹不已。
那些雕刻在门窗、梁柱上的龙凤、花鸟、人物等图案,线条流畅,造型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寓意。
以知促行,助力古建新生
此次对张真君祖殿的考察,不仅让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实践队的成员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也激发了他们用专业所学助力古建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决心。他们表示,将把考察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运用专业知识,为张真君祖殿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设计文创产品、制作宣传视频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古殿的魅力。未来,实践队还将持续关注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用青春力量为古建筑注入新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古建无声,文化有言。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实践队的上下杭张真君祖殿考察之旅暂告一段落,但传承与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实践中,继续书写与传统文化的精彩故事,让更多人领略到古建之美、文化之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子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