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商学院“共青薪火,栗耘兴乡”三下乡实践小队再次踏入栗坂村的这片土地上。深入乡亲家中,倾听那些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俯身田间地头,亲手体验红薯种植的辛劳与喜悦——成为这一天队员们最生动的实践课堂。泥土的气息与真挚的乡音交织,共同描绘出一幅青春投身乡村实践的画卷。聆听:平凡身影中的不凡精神与时代风采
在探访中,队员们结识了多位令人敬佩的村民。性格开朗、多才多艺的村民查冬梅,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她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才艺和乡土生活,单条视频点击量突破50万次,尽显新时代村民的活力与风采。并且,她还参与两届当地大型春节联欢活动的组织与表演,舞台上十分活跃,平日里还常在线上平台分享歌声,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邻里乡亲。查冬梅的故事,生动体现了普通村民如何运用自身所长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传递积极正能量 ,为乡土增添亮色。
另一位村民郭金铜,虽面临生活挑战,但始终忠厚勤勉。他在邮政岗位兢兢业业,还主动承担多个村民小组的环境清洁工作。他朴实地说:“希望能帮到更多人。”这些普通村民身上展现出的服务乡民的热忱、自强不息的坚韧、建设家园的担当,为实践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图为实践队员与郭金铜合影
躬耕:泥土芬芳中的实践课堂
带着从村民故事中汲取的力量,实践小队将学习延伸到田间地头,亲身体验红薯种植。在当地农技能手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认真学习打垄、修剪红薯藤以及斜插秧苗的关键技术。初步掌握要领后,队员们跃跃欲试,开始实际操作。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学习如何插红薯藤
为给红薯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队员们首先在能手的带领下进行除草。大家俯身劳作,近距离感受泥土的气息与劳作的汗水。在队员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一小块地很快变得整洁。紧接着是开垄,队员们挥动锄头,在田地间一起一落,默契配合,终于将土地整理得松软平整,达到种植标准。最后,队员们手持修剪好的红薯藤,牢记“斜插”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插入每一道田垄中。看着原本光秃的土地渐渐被翠绿的秧苗覆盖,队员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图为实践队员一起展示拔草成果
此次栗板村之行,对实践队员们意义非凡。深入基层的探访,让队员们真切触摸到乡村的蓬勃脉动。他们从郭金铜身上感悟到坚韧与奉献的可贵,被查冬梅展现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所感染。这些鲜活的榜样,生动诠释了服务他人、建设家乡、丰富文化的多元内涵。而亲历农事劳作,则是一次深刻的实践教育。队员们不仅学习了基础的农业知识,更在挥洒汗水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价值,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增进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尊重与理解。
这堂融合精神启迪与身体力行的实践课,极大地激发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了他们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决心。它启示着青年一代,唯有真正俯下身去了解基层,在实践的沃土中汲取养分,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在未来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密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