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织梦”志愿服务队携手樊城区检察院共建沉浸式课堂,筑牢儿童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01 18: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曾梦雪   阅读 7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6月30日下午,襄阳市米公街道朝虹社区居委会内欢声笑语与安全知识交织成曲。湖北文理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数智织梦”志愿服务队联合襄阳市樊城区检察院,以“校检联动”创新模式,为社区儿童量身打造了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安全教育盛宴。这场别开生面的课堂,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说教模式,更以“沉浸体验”为笔,在孩子们心中绘就了一幅安全成长的蓝图。

边静检察官和小朋友互动。方紫涵供图

活动伊始,樊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主任边静检察官以“安全引路人”的独特身份登场。她摒弃了刻板的法条宣读,转而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小明”为主角,编织出两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场景。在防溺水安全环节,边静检察官以“小明邀请朋友下河游泳”的虚拟剧情为切入点,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如果你们是小明的朋友,会怎么做?”提问声未落,孩子们的小手已如雨后春笋般举起。“不能私自下水!”“要找大人帮忙!”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此起彼伏。通过角色互换式问答,检察官巧妙将“六不”防溺水准则(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等)转化为孩子们的自主思考,让安全意识在互动中自然生根。转场至网络安全篇章,边静检察官再度展现叙事功力,她以“游戏网友套取家庭信息”这一贴合数字时代儿童生活的情境,引导孩子们识别网络陷阱。“记住,涉及个人信息和钱财的问题,一定要像遇到红灯一样立刻停下!”通俗易懂的比喻,让网络安全法条化作可触摸的生活智慧。

李琪琪带领小朋友唱安全儿歌。曾梦雪供图

当检察官播下法治种子后,“数智织梦”志愿服务队队员、物联网专业学生李琪琪接过接力棒,以“科技+创意”为安全教育注入全新活力。她巧妙借力国潮IP,通过播放动画电影《哪吒》片段,将居家防火知识融入传统神话形象,引得孩子们笑声与掌声交织。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模拟火灾逃生演练。孩子们纷纷积极参与,有的手持迷你灭火器,模拟扑灭初起火灾的规范动作;有的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浓烟”中演练弯腰逃生要领。实操结束后,李琪琪更是带领小朋友们进入“安全标识迷宫”,将禁止吸烟、当心触电等标识设计成“闯关密码”,孩子们手持“任务卡”,在儿歌式顺口溜的助力下,轻松破解安全密码,记忆安全标识。

边静检察官和志愿者及小朋友的合照。曾梦雪供图

这场安全教育活动的成功,不仅在于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其背后“高校智慧+法治力量”的深度融合模式。湖北文理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将数字媒体等前沿成果转化为教育工具,而樊城区检察院则提供真实案例库与未成年人保护实务经验,双方共同构建起“预防-教育-保护”三位一体的防护网络。当“数智织梦”队旗与检察蓝在活动现场交相辉映,一场关于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探索实践正迈向更深更远处。这种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儿童筑起安全防护墙,更折射出社会各界守护祖国未来的责任担当。未来,这股校检联动的创新力量,犹如在儿童安全领域播撒下可复制的基因种子,随着安全守护计划的持续推进,必将形成燎原之势,让法治阳光与科技智慧共同照亮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构筑起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铜墙铁壁。

供稿:湖北文理学院  夏梦琳 曾梦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梦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