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宁’聚星芒”实践队走进宁德市寿宁县武曲镇西塘村,以“传统技艺传承+设计创新+数字赋能”模式开启“三下乡”社会实践,为高山茶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队在参观加工车间
▲图为实践队在茶园研习采茶
深耕茶韵:从田间到车间的工艺溯源
实践队首站奔赴寿宁县宏旺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负责人林先兴的指导下,系统学习"提手采"传统采茶技法。师生们漫步垄间,观察茶树形态,聆听高山茶生长故事。随后,实践队师生深入摊青、杀青、揉捻等制茶车间,近距离观察茶叶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解码高山茶“形美、香高、味醇”的工艺密码,直观感受传统制茶的匠心脉络。
▲图为实践队展示包装设计
设计焕新:特色IP形象点亮品牌新貌
实践队队员结合高山茶“云雾滋养”的生态特性与市场需求,设计“茶小侠”IP形象:以青绿山水勾勒高山生态环境,借传统茶具营造品茗意境,将高山茶文化与现代审美融合。IP形象获合作社负责人林先兴高度认可,未来将进一步改进并沿用。
▲图为实践队直播现场
数字破圈:数字助农激活市场热度
午后,实践队搭建云端直播间,队员们化身“茶韵推介官”,细心讲解高山茶特点,镜头聚焦杀青、揉捻等工艺细节。实时互动中,队员针对冲泡水温、储藏防潮等高频问题逐一拆解,单场直播累计吸引650余名网友在线“云探厂”,点赞量突破10万次。满屏弹幕与数据跳动间,直播镜头化作高山茶的“数字名片”,助力高山好茶突破地域,发掘数字传播赋能品牌的潜力。
▲图为实践队在合作社前合影
青春赋能,共绘乡村振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宁’聚星芒”实践队的首战之旅,在数字浪潮与茶香交织中圆满收官。此番“茶”叙暂别,实践队将继续以数字为翼、以青春为帆,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青春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若菲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