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青春力量的碰撞 —— 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赴十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1 09: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辛颖   阅读 64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6月20日讯(通讯员 辛颖)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武昌工学院“文博承典·影续华章”志愿团于 6 月 23 日至 27 日奔赴湖北省十堰市,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短短五天里,志愿团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深入红色圣地、文化场馆和基层一线,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文化精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6 月 23 日,志愿团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老营革命烈士陵园。在这里,他们开展了一场红色教育活动。李文浩同学首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老营革命烈士陵园的历史背景以及安葬在此的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从这些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中,同学们深受触动,真切感受到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红色基因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李文浩同学为大家讲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辛颖供图。

二、武当武术展风采,文化传承启新程

6 月 24 日,志愿团来到了武当博物馆。刚到博物馆外,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只见表演者们身姿矫健,拳法刚劲有力,剑舞如行云流水,一招一式都展现出武当武术的独特魅力。随后,成员们走进博物馆的武术体验区,亲身感受武当武术的奥妙。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尝试着练习基本的武术动作,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体会着武术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当天晚上,志愿团在武当太和书院开展了一场夜间文化探索活动。在古色古香的书院中,成员们围坐在一起,探讨武术的渊源,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神秘的文化殿堂,对武当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入的感悟。

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林家杭供图。

大家模仿练习基本的武术动作。辛颖供图。

三、志愿培训入武当,文博传承续华章

6 月 25 日,志愿团走进武当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志愿者培训活动。培训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博物馆的展览布局、文物知识以及讲解技巧等。成员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为即将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下午,团队成员们开始着手对情景微短剧《夏导进馆游武当》和宣传短视频进行脚本写作。大家充分发挥创意,结合在武当博物馆的所见所闻,精心构思剧情,力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面,将武当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6 月 26 日,志愿团正式开始拍摄。成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摄像,有的负责表演,有的负责场务。在拍摄过程中,大家克服了天气炎热、场地限制等困难,一遍又一遍地打磨每一个镜头,力求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他们希望通过这些视频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武当文化,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饶蕾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解礼仪规范。滕爱佳供图。

成员们认真听讲。辛颖供图。

林家杭同学负责拍摄短片素材。辛颖供图。

集体合影留念。滕爱佳供图。

四、漫步武当拾烟火,镜头帧间藏暖情

6 月 27 日,志愿团深入武当山特区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滕爱佳同学耐心地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现状。通过与老人们的互动,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基层生活的质朴与温暖,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关爱老人、关注基层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镜头记录下老人们质朴的面容、生活的点滴,力求真实地展现武当山民的全貌。这次活动,志愿团成员们不仅为基层群众带去了文化知识和欢乐,也从基层群众中汲取了营养,进一步坚定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决心。

志愿团成员们深入基层。辛颖供图。

滕爱佳同学与老人合影。辛颖供图。

此次武昌工学院“文博承典·影续华章”志愿团开展十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志愿团成员们在活动中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武当文化,锻炼了自身能力,同时也为十堰市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未来,志愿团将继续秉持“三下乡”精神,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辛颖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