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日,皖南医学院检验学院成长对话志愿团创新实践场景,将端午文化课堂搬进芜湖市弋江区蕾娜范海螺颐养院。青丝与银发在粽叶翻飞间悄然相遇,文化与精神在墨香中温柔碰撞,20名医学生志愿者通过“非遗传承+健康守护+文化共创”三维模式,与近100位长者共庆端午,乐享温情。
青丝包粽传温情,银发展颜话端阳。
“粽叶要折出30度角,糯米才能裹得紧实。”82岁的郑奶奶指尖巧动间,一个标准的四角粽已然成型。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与老人围坐一桌,老人们示范如何折叶、添米、捆绳,志愿者们手持粽叶认真学习。包粽子过程中,志愿者与老人闲话家常,倾听他们讲述过往故事,欢声笑语中弥漫着粽叶清香与温情暖意。“很久没这样热闹地包粽子了,孩子们陪在身边,感觉像在家过节一样。”老人们这样说。
▲图为志愿者与颐养院长者共同包粽子。高雅 供图
医疗服务进颐养,健康检测暖夕阳。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手持血压计,细致地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详细记录数值并细心地提醒:“爷爷,您的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少盐少油,多注意休息。”同时,志愿者们还向老人普及夏季养生知识,提醒他们注意防暑降温。老人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健康关怀很贴心,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们测量血压。石佳 供图 好运投壶添乐趣,诗成纸上换花香。 投壶与以诗换花活动同步开展。投壶区域内,老人们依次进行投壶,专注地瞄准面前的壶口,志愿者在一旁热情鼓励。以诗换花区域内,志愿者与老人共同在诗笺上写下祝福语,用墨香换取鲜花,部分老人不便书写,志愿者便半蹲在旁协助,在诗笺上工整地记录老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志愿者们为长者们送上鲜花,与手持书签的老人合影留念。 ▲图为志愿者陪同老人们投壶、写诗。胡雪梅 供图 粽叶裹住的不仅是糯米的清香,更是两代人互相敞开的真心,这场以端午为名的相遇,不仅让传统节日焕发青春活力,更在青年学子和银发长者之间架起理解与关爱的桥梁。据颐养院社工介绍,本次活动是该院“青银对话”项目的生动实践,未来将与高校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正如那锅慢火煨煮的粽子,检验学院成长对话志愿团的青年志愿者们用耐心打破时光壁垒,在代际交流中体味文化传承与生命教育的双重价值,用爱与专业不断探索创新型志愿服务品牌。 ▲图为活动大合照。李陶尔 供图 (李绘绘、胡艳、吴天宇/文 牛紫阳、吴天宇/摄)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李绘绘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