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守忆”非遗传承志愿行动——探寻非遗瑰宝之高密剪纸

发布时间:2025-05-23 22: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焦兰菊   阅读 93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在山东高密这片浸润着齐风鲁韵的土地上,一柄银剪、数张红纸,正以最朴素的方式讲述着跨越千年的东方美学故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剪纸以其"金石味"与"写意风"独树一帜,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坚守着手工的温度,成为解码中国民间艺术基因的重要样本。

2025年4月20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化工学院“守艺·守忆”志愿团队走进权红剪纸艺术馆,追随高密剪纸非遗传承人权红老师感悟剪纸之美。

推开艺术馆古朴的大门,一股浓郁的传统艺术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权红老师的剪纸作品。作品以鲜艳的红色为主色调,细腻的刀工勾勒出繁复的花卉图案,“富贵有余” 的主题在纸间鲜活呈现,与两侧对称悬挂的 “福” 字剪纸相互映衬,传递出了吉祥美好的民俗文化寓意。

随后,团队成员跟随权红老师深入参观。墙上的剪纸作品琳琅满目,每一幅都蕴含独特寓意。在一幅描绘传统节日的剪纸前,老师驻足讲解:“红灯笼、鞭炮、福字,不仅渲染节日氛围,更寄托家庭团圆、幸福美满的祈愿。” 她指着剪纸作品,目光中满是对技艺的热爱与文化的敬畏。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围坐在桌前,在权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开启了沉浸式剪纸体验。阳光透过窗棂洒落,为这场文化互动增添了温暖氛围。老师首先演示了剪纸的基本技法,从纸张折叠到线条勾勒,每一步都耐心讲解。团队成员攥着红色剪纸,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他们将纸对折、描摹、裁剪,沉浸于传统技艺的魅力中。

在体验过程中,权红老师还分享了剪纸技艺的传承故事:“从设计、裁剪到装裱,每幅作品凝聚匠人心血。剪纸是民族文化载体,大家以作品为窗,让更多人看见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她的话语中,非遗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跃然眼前。团队成员不仅折服于剪纸艺术的精湛技艺,更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哲思 —— 从民俗故事到生活智慧,剪纸以艺术形式将文化与生活完美融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焦兰菊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