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5月23日讯(通讯员 耿胡锐 王涵 王艺樨)5月20日,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携手工程大幼儿园、鲁巷实验小学,共同开启“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武汉工程大学站)——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磷矿石、恐龙蛋化石展厅特展活动。活动于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展开,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江本武、院长何东升,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徐思思,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明均仁、行政副院长张臻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邓祥意、辅导员耿胡锐,工程大幼儿园、鲁巷实验小学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首站走进工程大幼儿园,邓祥意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矿业小课堂”。课堂上,他与小朋友们亲切互动,并通过趣味问答、实物展示等方式开展科学启蒙,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矿业知识的魅力。
随后,在“红色矿业,绿色发展”社会实践团志愿者与工程大幼儿园教师的共同带领下,小朋友们走进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依次参观了中国磷矿石及绿色加工过程展厅、外国磷矿石及磷矿伴生恐龙蛋化石展厅、基础地质实验室。参观过程中,实践团讲解队队员通过生动讲解和趣味问答与小朋友们亲切互动,将理论知识与实物展示有机结合,让科学启蒙教育更加直观生动。
活动第二部分迎来了鲁巷小学师生一行,实践团志愿者们先带领小学生们来到矿车所在地。矿车的庞大身躯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讲解队员用生动的语言讲解矿车的构造、用途及其在矿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面对孩子们抛出的问题,志愿者们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频繁,气氛活跃。
随后,队伍抵达领创大楼,志愿者变身“红色展厅讲解员”,依托丰富图文资料,全面系统地讲述党与中国矿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与脉络。讲解生动细致,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对中国精神的深刻感悟。
在带领小朋友们了解完矿业发展史后,队伍来到了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会议室。会上,何东升院长首先对鲁巷小学一行表示了欢迎,并生动讲述了矿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表示矿业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矿石是“粮食的粮食”,引导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随后,两位讲解员在会议室内通过生动故事、详细图片和实物展示,将恐龙蛋和磷矿石的形成与价值意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予以讲述,让孩子们仿佛穿越回中生代时期,亲眼目睹恐龙繁衍的壮观场景,也深入了解到磷矿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工业中的重要用途。
在随后的磷矿石与恐龙蛋展厅参观过程中,开采出的磷矿岩及伴生恐龙蛋化石真切地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其中,磷矿岩直观呈现了其在农业化工领域的重要作用,伴生的恐龙蛋化石则兼具科普价值与文化教育意义。孩子们在聆听讲解时,不仅深入了解了展品的实际意义,更深切感受到科学家精神的熏陶与正确价值观的启迪。
此次活动以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为契机,为鲁巷实验小学与工程大幼儿园的少年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孩子们在沉浸式的科普体验中亲近科学奥秘、探索自然规律,不仅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更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为培养具备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接班人厚植了启蒙根基。
作为高校育人阵地,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科普资源优势,主动肩负起社会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通过搭建“高校+基础教育”的科普共建桥梁,学院将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面向公众的科学教育资源,既实现了学术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高校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这一实践不仅助力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土壤,更以科普赋能的方式融入科教兴国战略全局,为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科学普及生态、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战略部署落地见效贡献了高校力量。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科普品牌建设,让更多前沿知识与科学理念走出校园、普惠社会,在青少年心中点亮科技强国的理想之光。(审核 李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艺樨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