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2025返家乡十佳志愿者答辩会(一)

发布时间:2025-05-08 02: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覃光翕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4月27日讯(通讯员 宁慧琦 覃光翕)为激励广大同学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共青团邵阳学院委员会在七里坪校区明德楼南栋T4阶梯教室成功举办了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十佳志愿者评选答辩会。

本次答辩会的评审团评委有校团委黄胜兰老师、彭捷芳老师,校主席团成员以及各二级学院的主席们,同时通过邵阳学院团委展翼青年官方公众号进行现场直播。

朱娟提醒是一名共青团员,成绩优秀,深耕专业知识,在学海中上下求索。在志愿中她参加参加了2025寒假敲门到户暖冬行动以及云支教活动他这样说。经历和体验是风景,感动与温暖便是答案,他感恩国家,社会,亲友,老师以志愿活动传递对世界的爱,一份热,发一份光。正是如此,青年的志愿担当应是生逢盛世立大志,践行志愿精神,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所需之处绽放。

全显军同学立足法学专业知识储备,将个人专业素养与社会服务需求深度融合,精心选择"送法下乡"作为志愿服务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她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策划并拍摄制作系列普法宣传科普视频,以生动鲜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成功吸引花垣县众多大学生加入到送法下乡的志愿队伍中。在具体实践中,全显军团队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采用苗族方言和通俗易懂的土家话进行讲解,确保法律知识能够被基层群众真正理解。同时,他们还精心编制图文并茂的法律宣传手册,涵盖婚姻家庭、土地纠纷、劳动合同等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内容。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乡镇集市,通过面对面讲解、现场答疑等形式,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困惑。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她深入了解农村法治建设现状和群众实际法律需求,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和常见法律问题,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普法方案。这种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不仅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农村、贴近群众,也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为推进乡村法治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正如其项目主题"千章星火照归途"所寓意的那样,她们用点点法治星光,照亮乡村振兴的法治之路。

寒假返家乡实践期间,奠宇麟同学积极投身多元志愿服务,深度参与“向爱暖童心”支教、湖南省送法进万家、“情暖三乡·禁毒同行”及静态生态环保四大项目。支教时,他以趣味课堂启迪留守儿童思维;普法过程中,用案例解读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禁毒宣传里,通过知识竞赛筑牢防毒防线;环保实践中,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守护家乡生态。这些扎实行动获多家媒体报道,引发广泛社会关注。实践中,他深刻感悟到知识传递的力量,认识到信任是基层工作的桥梁,沟通是服务群众的关键,更强调唯有躬身实践、知行合一,才能切实助力家乡发展,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4月25日举办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答辩会上,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参与答辩的同学们依次上台,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生动讲述自己在支教助学、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实践项目中的经历与收获。各位评委老师从实践成果、社会价值、个人成长等维度进行专业点评,主席团的同学们也从同龄人的视角提出见解和建议。经过多轮评议、综合考量实践成效与现场表现,评委团与主席团达成一致意见,最终从众多优秀参与者中脱颖而出的五位同学,将被授予寒假返家乡“5佳志愿者”称号。

现将名单公布如下: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奠宇麟、法商学院全显军、普爱医学院易雨琪、文学院廖圆慧、外国语学院朱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光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