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成都5月5号讯(通讯员 刘姿涵)为深入了解开江县天师中心小学的实际情况,更好为后续支教工作的科学规划与高效推进奠定坚实基础,5 月 3 日至 4 日,一支怀揣教育热忱与调研使命的四人小队奔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回龙镇天师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支教专项调研,该小队成员由西南石油大学助学励志协会开江达岸支教队成员王炳科、荆芯悦、克思叶佐、刘姿涵组成。此次调研围绕学校总体情况、食宿条件、硬件设施、周边环境、学生情况及志愿者要求等核心内容深入开展。
5 月 2 日傍晚,经过长途奔波,调研小队顺利抵达达州市。在短暂休整一晚后,次日上午 10 时许,调研小队抵达开江县回龙镇天师中心小学。
实地勘察,勾勒学校发展轮廓
调研小队踏入天师中心小学,率先对学校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天师中心小学位于开江县天回龙镇,学校规模虽不大,却布局规整,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划分明确。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级,涵盖小学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总数不超过200人。学校以 “以素质育素质” 为办学理念,多年来致力于成为名生成长的摇篮。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将行为习惯培养融入点滴,从餐前洗手、餐后洗碗的习惯养成,到中午的卫生清扫活动,处处彰显着育人匠心,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深入探访,解码食宿保障细节
调研过程中,食宿条件是关注重点之一。学校食堂仅有单一窗口与就餐室,但在暑假期间,会有经验丰富的做饭阿姨为师生供应午餐,早晚餐则需志愿者自行解决。为保障用餐秩序,学生可以错峰就餐,并配合严格的排队、洗碗秩序管理,让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住宿方面,三层楼九间房的宿舍布局规整,每间房都配备了床、空调与卫生间,为志愿者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细致考察,摸清设施配备现状
在硬件设施考察环节,调研小队走遍校园每个角落。教学楼作为教学主阵地,2 至 4 楼的教室中间设置办公室,方便教师办公与交流。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与卫生角的配置,兼顾教学需求与卫生管理;5 楼的录播室、微机室以及 1 楼的实验室,为现代化教学与科学实践提供专业场所。
功能楼内,从 1 楼存放各类器材的器材室,到 2 楼激发艺术灵感的美术室,从 3 楼蕴藏知识的图书室,到 4 楼挥洒艺术汗水的舞蹈室,每一处都承载着不同的教育功能。可容纳 60 人的会议室配备电脑、音响、话筒等,满足会议、演出等多样活动需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的存在,则为学生强身健体、释放活力提供了广阔天地。
图1 图为天师小学教室设施 通讯员 刘姿涵 供图
图2 图为天师小学器材室 通讯员 克思叶佐 供图
走访周边,探寻生活资源脉络
走出校园,调研小队对周边环境展开细致走访。两三个超市与快递站环绕学校,可满足志愿者日常购物与收发快递的需求。距离学校一公里处的集市,每逢 2、5、8 日便热闹开市,新鲜的食材、浓郁的烟火气,不仅为志愿者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也成为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窗口,且物价正常,让支教生活无后顾之忧。
图3 图为天师小学附近的药店 通讯员 荆芯悦
多方交流,洞悉学生成长需求
为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调研小队与学校教师、学生进行广泛交流。学校承载着近 200 名学子的求知梦想,其中四、六年级学生 40 余人,其余年级各 20 余人左右。即将到来的暑期夏令营预计吸引 100 名学生参与,成为孩子们拓展知识、丰富暑期生活的重要平台。学生们活泼好动、充满朝气,对体育、美术、音乐类课程更感兴趣,渴望在艺术与运动中绽放光彩;部分学生则希望在语数英基础课程上获得更多指导,夯实知识根基,这些都成为调研过程中记录的重要信息。
精准梳理,明确支教规范要求
通过调研,也对志愿者提出了严格要求。志愿者筛选标准将抽烟、喝酒、存在不当亲密行为、不爱干净、在校表现不佳或受过处分的人员拒之门外。同时,个人与宿舍卫生、工作纪律及作息要求也被着重强调,教师需提前 10 分钟抵达教学区,无教学任务时最晚 9 点到办公室打卡,以此保持健康作息与稳定情绪,以最佳状态投入支教工作。
此次为期两天的支教调研工作,四人小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开江县回龙镇天师中心小学各项情况,为后续支教工作的精准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调研小队已对本次调研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后续将根据此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支教方案,为更多志愿者了解学校、制定教案打开一扇清晰的窗口。
图4 图为天师小学学生 通讯员 王炳科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欣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