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铸牢思想根基|青漾红途实践队赴云梦、洛阳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调研

发布时间:2025-02-27 19: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沈怡欣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2月27日讯(通讯员 沈怡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寒假期间,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青漾红途”实践队赴湖北云梦、河南洛阳两地,开展“红途逐梦·青志领航”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实地参观、线上宣传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接受精神洗礼,取得显著成效。

探寻红色根脉,传承先辈精神

1月16日,实践队两名成员跟随学院老师一同前往云梦红色历史纪念馆,在专业讲解员引领下,学习了那段时期的革命文化、艺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参观了大量历史文献、实物等展品。这些珍贵的资源不仅为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是让队员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的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到背后的社会背景、人民生活以及革命精神的传承。

图为实践团队在云梦红色历史纪念馆合照

追溯烽火岁月,弘扬革命精神

1月24日,实践团队前往河南洛阳,分别参观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和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简称洛八办)。在纪念馆中,实践队员详细了解洛八办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在抗战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知晓了中共洛阳组诞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了解到早期共产党人如游天洋、白眉珊、王福顺等先辈的伟大事迹和思想理论。走进洛八办的工作旧址,这里陈列的物品和还原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工作的忙碌景象。中共洛阳组的四个展厅全方位诉说着中共洛阳组成立前后风起云涌的历史,以及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洛阳职工干部群众拼搏进取、奋勇前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纪念馆中陈列着革命先烈的遗物、手稿,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来到这里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激励着队员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洛八办留影图为实践团队在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合影

实践队在红色教育基地宣传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实践队策划了一系列线上宣传活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精美的宣传海报和生动的文案,吸引众多青年学生实地参观。精心制作的宣传视频在各大视频平台发布后,获得了可观的浏览量,赢得网友的广泛支持与赞赏。此外,实践队还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对红色文化有一定认知,但实际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比例较低。影视作品和网络传媒成为大众了解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这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实践中的发现,实践队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强化宣传创新、延伸红色文旅产业链条、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红色场馆数字化升级等,期望以此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从红色足迹中汲取精神力量,铸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参观结束后的采访中,实践队成员沈怡欣表示:“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将革命先辈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当代青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必将激励吾辈青年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奋进。”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队员不仅提升了实践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意识,深化“五个认同”,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沈怡欣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