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春探韵队探秘诏安客家,解锁春节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27 19:4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陈希,张雨彤,韩菁,王芷涵,吴琼虹,卢子妍,温英菲,张兴锐   阅读 6.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在官陂镇的调研之行,宛如开启一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与乡村发展画卷,每一处村落都藏着独特的故事与深厚的底蕴。

踏入官陂镇,本网便收获一份意外之喜——集大校友徐翠松先生赠送两本有关客家文化的珍贵书籍。它们宛如时光碎片,为本网后续深入探索这片土地埋下伏笔。

▲ 获赠两本珍贵的客家文化书籍

进入光亮村,与张传镇副书记的交谈,如同一缕清风吹开历史的迷雾。副书记娓娓道来,本网了解到客家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的起源、变迁以及当下的传承现状等等,无一不让本网对这片土地上的客家文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了解到不同村子传承的客家文化同中有异的独特魅力。从书记的口中本网还得知常常有台湾同胞为了寻根谒祖来到诏安,更是让本网惊叹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本网相信,客家文化,这颗历经漫长岁月打磨的明珠,会依然在官陂镇以及不同的村落甚至台湾闪耀着独特光芒。

▲与张传镇副书记深入交谈

移步凤狮村,与张正伟书记的交流,更是将本网带入民俗的热闹场域。“村晚”时的五光十色,各类特色节目让人目不转睛,温暖了又一个新年。烟火节上璀璨的烟火点亮夜空,人们欢呼雀跃,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新一年的祈愿;荡秋千时,一“浪”更比一“浪”高,那是客家人对来年的美好愿景;舞狮表演中,灵动的狮子跳跃翻腾,寓意着每一年的吉祥如意……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是村民们代代相传的娱乐方式,亦或是对春节的迎接与期许,更是维系乡村情感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不仅如此,本网还参观了凤狮楼和其他土楼,感叹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同时,也对部分土楼的破败现状表示遗憾。

▲了解客家春节习俗

随着调研深入,本网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庄溪村与司下村,深入探寻客家春节文化的奥秘。在庄溪村,本网的心跟着30年呆在庙中管理观音神像的老奶奶和虔诚供奉神仙的村民共同震动,闻着袅袅不绝的香火共同希冀着未来,感受民间信仰的力量。也了解到“五星”“三星”“还愿”等祭祀礼节,丰富了本网对春节文化的了解。而在司下村,幸运之神悄然降临。本网遇到江氏族谱的修谱人,他手中的族谱以及相关文献,宛如一部文化史诗,每一页都记载着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他口中,本网挖掘到诸多鲜为人知的家族故事与村落历史材料,更是了解到他为了客家文化传承做出的巨大努力——自己作词并录制发布短视频,用自己的力量为客家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当本网问及春节文化时,他也是滔滔不绝为本网讲述他所知道的传统礼节:如每年的二月初,进行的游神(观音娘娘,五显大帝)活动,也会有黄梅戏的开演;新年的钟声响起,每家每户开始祭拜,守夜等,这次的遇见为本网深入调研春节文化增添了厚重的人文色彩。

▲庄溪村线下访谈

▲司下村线下访谈

最后一天,本网穿梭在官陂镇的街头巷尾,从居民区与市场出发,调查研究这里的客家文化和春节习俗。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村民交谈,每个人都有对客家文化和春节习俗大相径庭的见解和认知,这些信息汇聚成一幅丰富的画卷——从日常祭祀到春节祭祖,从对传统习俗的坚守,到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每一个故事都生动展现着官陂镇的生活百态。人们也许都忙碌着自己的生活,但也会将客家春节文化中特殊的祭祀迎神牢记在心。 这又何尝不是客家人发自内心对客家文化的认同与春节的重视。

▲官陂镇实地走访

调研进入尾声,本网来到当地旅游景点梅花园。本网所见之处,梅花绽放,如云似雪,美不胜收,正是诏安旅游产业发展的一把好手!而结出的青梅,更是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致富果”。青梅加工产业的兴起,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本网相信,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人们更加用心地将客家文化传承发展。

▲ 厚嗣坑大方田梅花园

此次诏安春节探访,本网在文化与发展的交织中,见证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感受两岸文化的紧密相连,以及春节文化在客家人心中深深的烙印。未来,愿诏安能以客家文化为魂、以梅园旅游为翼、以青梅产业为基,在客家文化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雨彤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