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18日讯 (通讯员:崔恒源) 2025年1月23日,江南大学“红韵绿图”社会实践团走进无锡市锡北镇寨门村,开展了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访谈、设计研学课程等形式深入挖掘探索寨门村如何通过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相结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传承,铸就乡村振兴之魂
寨门村,这片有着700余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曾是新四军六师师部所在地,孕育了严朴、陈志方等革命先驱。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在这里,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新四军旧址、严朴陈列馆等红色地标,深入访谈老党员和村民,挖掘整理红色故事,并将其制作成系列短视频,用于线上宣传。
实践团发现,在建设申报红色美丽乡村的前期,寨门村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保护和开发。2008年前后,六十四部旧址进行了扩建,2015年又扩建了相关展厅。未来,村委还计划对六十四部西面的三角地带进行扩建,集中展示寨门村的红色历史资料。村委书记李欣荣在接受实践团采访时表示:“红色文化不仅是寨门村的宝贵财富,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革命陈列馆 鲁钦正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工作人员 鲁钦正供图
实践团还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严红,一位长期在寨门村工作的老党员,对村里的红色故事如数家珍。她提到,严朴是土生土长的寨门人,是早期无锡农民运动的领导者。如今,寨门村通过串联严朴纪念馆、新四军第六师部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游线,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严红说:“我们要把严朴的革命事迹和精神讲给后代听,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此基础上,实践团整理了严朴系列故事,并通过线上平台开展“云上红课”,将寨门村的红色故事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绿色发展,绘就乡村振兴之景
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寨门村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寨门村通过整合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资源,打造了“红色+生态旅游”“红色+现代农业”等产业模式。
近年来,寨门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了近15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水蜜桃、葡萄、草莓等果品,并发展灵芝、大闸蟹和甲鱼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村委还注册了“寨门红”商标,通过合作社牵头整合资源,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李欣荣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农村产业园区,李欣荣介绍:“我们通过红色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不仅提升了村民收入,还让寨门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当地村民 鲁钦正供图
此外,寨门村还通过红色游线的建设,推动了村庄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村里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河道经过整治后水质清澈,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周伟南,一位曾在化工厂工作的老党员,见证了村里的巨大变化:“从2019年红色旅游推行以来,村里的道路、墙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一年比一年好。”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农村当地发展情况
青年力量,续写乡村振兴之章
在寨门村的乡村振兴进程中,青年力量不可或缺。实践团通过访谈留乡创业青年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创业青年陈丽表示:“红色文化不仅是我们村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创业的灵感来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互联网经济,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寨门村的红色故事。”实践团还发现,青年创业者不仅关注经济收益,更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他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结合,让更多游客在参观学习中感受革命精神。村民崔恒也表示:“村里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柯园等乡村旅游项目经营得越来越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农家乐等特色项目 鲁钦正供图
未来展望,续写红绿交织的新篇章
未来,寨门村将继续深化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的融合。村委书记李欣荣表示,村委将结合农房翻建推进规划式下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恢复耕地和农田的连片整治,实现农田的高标准建设,确保“把粮食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同时,村委还将通过红色游线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严红也提到,寨门村将继续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红色故事。她表示:“我们要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此次调研活动中,江南大学红韵绿图实践团深入无锡市锡北镇寨门村,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了寨门村在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中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实践团制作了实践访谈节目,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寨门村的影响力。同时,实践团推出“云上红课”栏目,让更多人了解寨门村的革命历史与乡村振兴经验。实践团还积极组织青年宣讲团讲述寨门村的红色故事与绿色发展之路,并选取寨门红色元素制作为文创产品,为寨门村红色文化提供多维展现形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鲁钦正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崔恒源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