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讯 (通讯员 韦欣晓)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精神,秉持服务社会、助力家乡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探索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2025年寒假期间,广西师范大学红途领航队的队员们毅然踏上征程,奔赴桂林全州市与东兰县,开展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红途领航队队员们依据各自专业特长,进行了细致且合理的分工。他们通过实地走访、举办座谈会、开展一对一访谈等多种方式,主动与当地文旅局、农业局以及多个村委会紧密联系,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全面了解了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度、农业产业布局的具体情况以及乡村发展的整体规划,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毛竹山村村民 张茹芸摄
走进全州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等红色景区成为实践团队重点考察的目标。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踏入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实地参观时,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与此同时,队员们凭借专业视角,敏锐地察觉到景区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停车场容量有限,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餐饮住宿条件也有待提升,无法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体验。此外,景区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也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展现出战役背后丰富的历史故事与精神价值。通过与文旅局工作人员的深度沟通,队员们全面了解到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如国家对红色旅游的政策大力扶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民众日益增长的红色文化旅游需求,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市场。然而,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景区设施的完善与升级,专业人才匮乏导致景区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这些一手资料为队员们后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东兰县,韦拔群故居、东兰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吸引了团队成员的目光。这些地方不仅是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基地。队员们深入探访这些景点,深刻感受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积极与当地农业局及村委会展开研讨,围绕如何将红色旅游与特色农业有机融合这一关键问题,探索“红色旅游 + 特色农产品”的创新发展路径。他们发现东兰县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如板栗、墨米等。队员们提出,可以结合这些特色农产品,开发具有红色文化主题的农产品包装,举办农产品采摘体验活动,并将其与红色旅游线路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还能实现红色旅游与农业产业的互利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列宁岩 张茹芸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旅游资源的魅力,红途领航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精心拍摄记录红色景点风貌与背后感人故事的视频。这些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红色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队员们计划将这些视频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借助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关注桂林全州市和东兰县的红色旅游资源,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为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张茹芸摄
通过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广西师范大学红途领航队的成员们对桂林全州市和东兰县的红色旅游资源现状与乡村发展实际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基于调研成果,他们为当地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涵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内涵挖掘、产业融合发展、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不断为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红色旅游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桂乡发展书写崭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韦欣晓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