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红途”先锋,赋能桂乡文旅融合新篇

发布时间:2025-02-17 18: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韦欣晓   阅读 2.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2月17日讯 (通讯员 韦欣晓)在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方兴未艾的时代格局下,广西师范大学红途领航队的寒假社会实践队员们闻令而动,毅然投身于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探索征程。他们将目光精准锁定桂林全州市与东兰县,全力探寻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凭借扎实专业知识,为地区发展注入澎湃青春力量。

科学分工,深度调研启航

红途领航队在实践期间,组织协调能力尽显卓越。队员们依据各自专长,清晰划分任务,稳步推进各项调研工作。他们主动出击,与当地文旅局、农业局及多个村委会紧密对接,通过座谈会、一对一访谈等形式,深入交流,全面掌握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进度、农业产业布局详情以及乡村发展整体规划,为后续研究筑牢根基。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毛竹山村村民  张茹芸摄

全州调研,剖析红色景区发展

在全州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等红色景区成为实践团队重点考察对象。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踏入这些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实地参观时,革命先辈们的英勇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队员。同时,队员们以专业视角敏锐洞察到景区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如停车场容量不足、餐饮住宿条件有待提升等;文化内涵挖掘也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展现战役背后丰富的历史故事与精神价值。通过与文旅局工作人员深度交流,队员们全面了解到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如国家对红色旅游的政策扶持、民众日益增长的红色文化旅游需求等,以及诸多挑战,如资金投入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等,为后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

东兰探索,推进红旅农旅融合

东兰县的韦拔群故居、东兰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同样吸引了团队成员的目光。这些地方不仅是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阵地。队员们深入探访,深刻感受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积极与当地农业局及村委会展开研讨,围绕如何将红色旅游与特色农业有机融合这一关键问题,探索“红色旅游 + 特色农产品”的创新发展路径。他们提出,可结合东兰县的特色农产品,如板栗、墨米等,开发具有红色文化主题的农产品包装,举办农产品采摘体验活动,并将其与红色旅游线路相结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红色旅游与农业产业的互利共赢。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列宁岩  张茹芸摄

创新传播,拓展红色旅游影响

为让更多人领略红色旅游资源的魅力,红途领航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精心拍摄记录红色景点风貌与背后感人故事的视频。这些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红色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当地风土人情。队员们计划将这些视频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借助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关注桂林全州市和东兰县的红色旅游资源,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为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张茹芸摄

实践成果丰硕,持续助力地区发展

通过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广西师范大学红途领航队成员对桂林全州市和东兰县的红色旅游资源现状与乡村发展实际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基于调研成果,他们为当地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涵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内涵挖掘、产业融合发展、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不断为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红色旅游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韦欣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