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科学知识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它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就如同根基之于高楼,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阴影,让偏远地区的科普工作困难重重。
2025 年寒假,我们怀着满腔热忱,响应 “返家乡” 社会实践的号召,投身于“小红车”2025寒假“返家乡”一起云科普社会实践服务,盼着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新能源汽车知识普及添砖加瓦,让科学的光照亮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和湖北大学,就像一支从不同阵营集结,却目标一致的联合舰队。张文熙同学担任队长,带领我们乘风破浪。杨斌、颜炀宸、王嘉音、窦天梓同学,各展所长,如同舰队中坚固的战舰,紧密协作,共同前行。
图为小朋友课后作业
(一)第一天:《新能源汽车的时空之旅》
活动伊始,怀揣着对新能源汽车的好奇与期待,我们陪伴着小朋友们早早地进入线上课堂,等待开启这场知识盛宴。在《新能源汽车的时空之旅》课程中,老师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从 19 世纪早期那简陋却充满开创性的电动汽车雏形讲起,那时的电动汽车虽然动力有限、续航较短,但开启了人类探索新能源动力汽车的先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见证了技术的不断突破,电池技术的革新、电机性能的提升,一步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走向成熟。老师通过展示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生动的视频资料,让那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我们仿佛亲眼看见了新能源汽车在岁月长河中的发展变迁。
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深刻体会到了机械传动的精妙之处,也不禁联想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传输系统,这更加激发了我们对后续课程的期待。课后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在纸上面描绘出自己心中未来的小车的蓝图。
(二)第二天:《我是 “科创小达人”》
第二天的课程在充满创意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在《我是 “科创小达人”》课程前,老师播放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视频中,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星,我们的创新思维之路被照亮了。新型电池技术的突破,让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应用,使驾驶变得更加安全、便捷。这些前沿的创新成果,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老师鼓励我们大胆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创意想法。我们和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讨论,一个小朋友设想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无线充电,随时随地补充能量;另一个小朋友希望汽车能够与智能家居系统无缝连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生活体验,各种各样的想法,从他们和我们述说中,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课堂上老师通过汽车的一个冷知识,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广泛的兴趣,“你知道吗?刹车比油门高,这是为什么?”的生活中小小细节,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了汽车构造的魅力和精妙之处,还帮助小朋友们理解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之处,不断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课后,小朋友们拍摄了我是“科创小达人”的音频,在其中展示自己探索小汽车知识的历程,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对知识的理解。
图为小朋友课后作业
(三)第三天:《探索科学奥秘,共赏科普影视之旅》
第三天的课程别出心裁,是一场探索科学奥秘活动。老师精心挑选的科普影视短片,犹如一扇扇通往新能源汽车神秘世界的大门。通过科普影视短片,我们深入了解到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以及背后所涉及的复杂技术原理,而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趣味动画,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让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观影结束后的线下讨论环节,气氛热烈非凡。小朋友们纷纷踊跃和我们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和对新能源汽车的新认识。有的小朋友感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将对未来交通产生深远影响;有的小朋友希望视频上的科技可以很快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给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对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看法,认为这项技术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安全性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课后,小朋友们用纸和笔我认真地书写着观后感,不仅仅是一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学习总结,也帮助他们提升写作的思维。
图为小朋友课后作业
(四)第四天:《科创阅读,启迪智慧之旅》
第四天的课程是科创阅读,这是一场知识的深度探索。老师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积累,为我们推荐了一系列涵盖新能源汽车和科技创新的书籍、文章。老师带领着小朋友们通过线上直播阅读的方式,帮助小朋友们进行理解,对一些复杂概念进行一一回复,老师通过自己丰富的学识,拓展了很多关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知识。
在随后的线上阅读分享会上,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书籍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将更加成熟,汽车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智能伙伴。在线上分享会上,我们协助小朋友们通过录音的形式分享了交流的阅读心得,小朋友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收获。我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带领小朋友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帮助小朋友们增强自信心,提高了自我的表达能力。
(五)第五天:《“小红车”科学素养大赛》
第五天,我们迎来了对整个活动学习成果的检验 ——《“小红车” 科学素养大赛》。比赛内容全面而丰富,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使用常识等多个方面。我们协助小朋友们凭借前几天的学习积累,分别参加了答题挑战赛,专项大闯关,科普基地三个部分的题目,每过十分钟记录收集大家的截图,观察小朋友们的答题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为团队赢得更多的竞赛分、科普币。
比赛结束后,老师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总结回顾,肯定了小朋友们在活动中的努力和进步,鼓励我们在今后继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和科技创新。这次比赛不仅检验了小朋友们的学习成果,更让小朋友们明白了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环节,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六)第六天:知识与欢乐同行的奇妙之旅(乡镇科普状况调研+深度访谈+小汽车模型拼装)
第六天的活动现场,洋溢着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与对未知探索的热情。我们陪伴着小朋友们一同开启电动小汽车模型的拼装之旅,看似简单的拼装过程,实则充满乐趣。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零件,小心地将零件一一组合。当电动小汽车模型成功拼装并顺利启动,小朋友们兴奋欢呼,成就感溢于言表。小朋友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将课堂所学的机械原理、电路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深度访谈问卷发放后,我们协助着小朋友们积极填写关于活动的问卷调查,也发给家长进行线上的问卷深度访谈。小朋友们也兴奋地反馈,云科普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了解到许多课本之外的有趣知识。
(七)第七天:新能源汽车科普之旅(自选主题科普课件制作与科普)
第七天的线上科普活动,我们凭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为小朋友们精心打造了一场新能源汽车科普盛宴。这次活动,我们利用精心制作的 PPT,以独特视角开启新能源汽车的探秘之旅。
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出发,我们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数据世界。大数据分析,呈现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趋势,以及不同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这些直观的数据图表,让小朋友们清晰地看到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生动形象给小朋友们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原理的奥秘。
深入到生物科学(生物信息学)专业知识,我们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中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前沿应用。详细讲解了生物基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内饰中的应用,这些材料不仅环保可降解,还能为车内营造更健康的环境。也从信息化的角度带小朋友们走进《颠覆想象!新能源汽车靠什么告别加油时代》。
在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时,我们结合两个专业知识。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不同电池的性能数据对比,如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同时介绍生物科学在电池研发中的潜在突破,比如新型生物电池的研究进展,让小朋友们了解到科学的无限可能。
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积极提问,像 “未来有没有可能用生物材料制造出超级电池,让汽车续航 1000 公里”,展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图为志愿者自选主题科普课件封面
这次实践活动成果显著。我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家乡的小朋友们从对新能源汽车的陌生好奇,变得熟悉热爱。他们深入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和创新成果,知识视野得到极大拓宽,为未来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团队成员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团队协作能力大幅提升,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高效配合。同时,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也在一次次挑战中得到锻炼,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强大。这次实践活动,为家乡科普工作注入新活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科普资源短缺的问题,让更多人感受到科学的力量。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使命和巨大作用。我们虽然只是普通大学生,但能凭借自身努力,汇聚成照亮家乡科普困境的火炬。
未来,我们希望自己能像执着的探索者,深入研究前沿技术,不断充实知识储备。也渴望参与更多实践活动,持续为家乡新能源知识普及贡献力量,让科学的光芒在家乡绽放得更加绚烂。同时,衷心期待更多大学生加入科普行列,共同推动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让科学的种子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张文熙/文王嘉音、窦天梓/图片整理杨斌、颜炀宸/审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姣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