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昆明胜利堂为实践地的活动引发广泛关注。昆明胜利堂建成于1944 - 1946年,作为纪念抗战胜利的建筑,承载着云南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英勇奋斗与巨大贡献。云南地处抗战大后方,滇缅公路是重要国际交通线,滇西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与之紧密相关。胜利堂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兼具传统对称美与西方结构装饰手法,其外观造型、雕刻装饰和内部空间布局都展现出极高艺术价值,如今也是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地方文化传承场所。
、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非凡。从教育层面看,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课堂。学生们走出书本知识的局限,通过实地参观胜利堂内的实物、图片、雕塑等,更直观地了解抗战历史,极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对个人成长而言,活动锻炼了参与者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仔细观察建筑风格、布局和展示内容,深入思考历史意义,并通过交流、写作表达感悟,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活动当日,参与者们有序进入胜利堂。抗战胜利纪念碑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胜利堂本体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周边环境充满文化氛围,“百年奋斗路 百年廉洁史”等展示相得益彰。
参与此次实践活动的学生表示,踏入胜利堂,仿佛穿越时空,看到抗战时期人们忙碌的身影,听到胜利的欢呼,书本上的历史故事变得鲜活起来。看着建筑结构,能深刻体会到建造者的艰辛与执着,这让他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直观的感受。同时,大家也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些遗产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承载着丰富价值,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
此次昆明胜利堂社会实践活动,让参与者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也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推动作用,激励更多人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婧君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