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展开,众多参与者在重温历史中深受教育与启发。
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1910 - 1913年,正值中国内忧外患,东北地区沦为外国势力争夺焦点,少年周恩来在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求学。在此期间,他受进步教师高亦吾影响,阅读大量进步书刊,逐渐形成爱国情怀与远大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便萌芽于此。
此次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在教育层面,依托纪念馆开展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致敬英雄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周恩来总理的爱国精神,激励青少年为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在价值观塑造方面,总理一生无私奉献的事迹,成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生动教材;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该旧址是周恩来成长及中国近代教育、革命史的重要见证,为相关研究提供珍贵实物资料与历史场景;于社会而言,以旧址为依托开展活动,唤起人们对总理的崇敬与怀念,凝聚民族精神,激发人们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热情。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参与者们做了充分准备。提前规划时间,选择纪念馆开放的周六至周日前往;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百年恩来》等纪录片储备知识;准备好个人证件、记录及拍摄工具,并根据天气准备衣物雨具。
活动当日,参与者们有序入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周恩来总理目光坚定的雕像。在参观过程中,大家依次参观各展厅,在少年周恩来生活学习展厅,看到他当年使用过的桌椅、书籍等复制品,透过墙上的照片和文字介绍,深刻感受他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心怀壮志青年的历程。走进复原教室,仿佛穿越时空,不少人还参加了馆内组织的沉浸式思政课,重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分角色朗读,体悟总理当年的坚定豪迈。参观结束后,大家在休息区或交流区积极分享参观感受,从不同视角深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这次参观让我深受触动,虽身处和平年代,但仍肩负民族复兴使命,要以总理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众多参与者也都认为,此次参观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时刻提醒着大家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人们深入了解了周恩来总理的少年时光,更将红色精神深深植入参与者心中,激励着大家在新时代不断奋进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婧君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