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霜华重,阖家暖炉红。”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日,素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消寒迎新,阖家团圆,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为了让师生在校也能切实地感受到温暖,同时增强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2024年12月15日,一场充满爱心与温暖的冬至包饺子志愿活动由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青年志愿者大队热闹展开。
为了让同学们对于冬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活动真正开始之前,负责人先将同学们召集到了一间教室进行冬至文化的宣传与普及,给同学们讲解冬至为何被称为“亚岁”,古人如何过冬至等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与魅力,增强文化自信。除此之外,负责人还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有关冬至的历史典故,民俗文化,饮食习俗等方面的知识竞赛问答题,听完负责人的介绍之后,每位同学都对此充满了信心,使得竞答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图为负责人为同学们进行冬至文化普及环节。 沈析然 供图
知识竞答环节结束后,同学们迎来了剪窗花的环节。负责人向每位同学分发了彩纸、剪刀和绘图铅笔。几位擅长剪纸的同学首先进行了示范,他们将彩纸反复折叠和翻转,剪刀在纸上轻巧地移动,纸屑纷纷落下,一个个精美的传统花样逐渐显现出来,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赞叹。随后,大家开始动手剪窗花,有的同学按照模板小心地勾勒,有的同学则凭借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从简单的“福”字到复杂的生肖图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幅充满创意和心意的窗花作品逐渐摆满了桌面。通过这个剪窗花的环节,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
图为同学们剪窗花的过程。 沈析然 供图
接下来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包饺子环节。大家满怀热情地来到金湖餐厅,后勤人员已经将饺子馅和面皮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同学们洗净双手后,迅速分成四人一组,投入到包饺子的活动中。起初,一些同学不太熟练,包出的饺子形状各异,引发阵阵欢笑。随后,经验丰富的食堂阿姨为大家示范,她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掌心,用勺子舀起适量的馅料置于皮中央,手指蘸水轻抹边缘后,熟练地捏起褶子,很快包出一个饱满圆润的饺子。同学们在阿姨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技巧。一位同学在尝试时馅料放多了,导致饺子皮破裂,引得周围同学笑声一片,但他毫不气馁,在大家的帮助下调整馅料,最终包出了一个像样的饺子。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交流生活琐事和冬至习俗,食堂里充满了温馨和欢乐。随着一盘盘饺子摆满桌面并送入厨房蒸煮,同学们纷纷表示:“看到零散的食材在我们手中变成寓意团圆的饺子,心中充满成就感。这个过程让我们齐心协力,从陌生到熟悉,深刻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温暖。”
图为同学们在食堂阿姨的指导下学习包饺子。 沈析然 供图
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分装在精致的餐盒里,带上提前写好的祝福语,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捧着饺子,前往老师们的办公室。轻轻叩响办公室的门,在老师疑惑的目光中,同学们笑着将饺子递上,齐声说道:“老师,提前祝你冬至快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老师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绽放出惊喜与感动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寒冷。他们亲切地招呼我们坐下,与我们分享着冬至的回忆和对这份心意的珍视,此时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温馨与欢乐的气息。
图为同学们为老师送去煮熟的饺子与冬至暖心祝福。 沈析然 供图
此次冬至包饺子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了冬至吃饺子的民俗习惯,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让冬至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正能量。
图为同学们包完饺子后的合照。 沈析然 供图
通过剪窗花与包饺子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了冬至的传统文化习俗,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拉进了师生距离,展望未来,主办方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同样也期待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举办,让同学们都能够自觉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共进,让爱心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通讯员 武珍 郑佳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