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新力量:河南师范大学“千言万画”志愿服务队点亮新乡文化之光

发布时间:2024-12-23 22: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8.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了贯彻以习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志愿者学习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2024年“中华文物保护传承”项目,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千言万画”志愿服务团队在河南省新乡市开展了该项目中“中华文物我来画”活动。

自项目名单公示以来,9月15日至11月5日“千言万画”志愿服务队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筹备阶段,团队进行了1次线下岗前培训,组织成员前往平原博物馆实地学习,团队多次讨论项目内容,齐聚沟通创作想法。结合美术学院学科优势,与新乡平原博物院合作,秉持 “画韵文物,传承经典” 宗旨,开展文化调研、绘画创作、线上线下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探索挖掘新乡本土文化,传递文物内涵,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9月15日,团队于美术学院办公楼三楼党员活动室召开团队部署会。团队指导教师、美术学院团委书记张鹏飞做工作安排部署。

9月16日,下午13时,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千言万画”志愿服务队踏上了一场文物访学的旅程,前往河南省新乡市的平原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博物馆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宝库,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带领人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物的魅力。

此次参观活动旨在探寻文物素材,拓宽队员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修养。踏入博物馆的瞬间,队员们便被那面刻满士兵的“牧野华章”所吸引,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时空隧道。在馆内,队员们仔细观察,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拍照记录。通过仔细观赏展品与聆听专业解说,队员们对文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千年的文化精髓,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文明的深邃奥秘。

从古朴的石器陶器文物到雅致的书画工艺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新乡的历史记忆,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风貌。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仅了解了各种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积极提问,探讨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

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千言万画”志愿服务队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对他们前期工作的有力补充。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调研、绘画创作以及线上线下的宣讲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9 月 20 日,在文化传承的浪潮中,“千言万画”志愿服务队以文物为灵感源泉,经过深入的实地考察与潜心的研究,挖掘出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与美学精髓,随后开启了一场创意与技艺交融的创作之旅,多幅精美绝伦的文物画作应运而生。

在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犹如历史的探寻者,穿梭于古老遗迹与博物馆之间。他们仔细端详每一件文物的纹理、色彩与形态,用画笔细腻地捕捉其独特神韵。有的画作聚焦于古老青铜器上的神秘纹饰,那繁复的线条在师生们的笔下逐渐清晰,仿佛将千年的历史脉络一一勾勒;有的则倾心于古代书画的意境重现,墨韵与色彩的交织,让经典之作在画布上得以新生,每一幅画作都凝聚着团队对文物的敬畏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不仅如此,为了让这些文物画作背后的历史文化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团队借助抖音平台开启了别开生面的“师大美育小课堂”线上直播宣讲活动。在直播中,主讲人以文物画作作为生动的教材,从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到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在展示绘画作品环节,镜头聚焦一幅幅精美的文物画作,主讲人们详细介绍创作思路与表现手法,让观众领略到艺术与历史的完美融合。观众们在屏幕前热情互动,纷纷留言表达对文物知识的新认知与对画作的喜爱,直播的点赞数与观看人数不断攀升,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

同时,团队不忘深入基层,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新乡的社区与学校。他们精心筹备了多场宣传讲解讲座,在社区活动中心与学校礼堂中,团队成员们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搭配精心制作的丰富图片资料,为当地居民与学生开启了一场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在社区里,除了精彩的讲座,还特别设置了书法体验区。团队成员们准备好笔墨纸砚,耐心地指导学生们书写与文物相关的诗词或经典语句。孩子们稚嫩的笔触在宣纸上舞动,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领悟到文物保护不仅仅是对古老物件的守护,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捍卫。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新乡地区的文化传承之路,服务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与社会阶层的广大群众,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充满好奇的普通市民,还是求知若渴的学生群体,都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与感动。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如春风化雨般提高了他们对文物保护传承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与源泉。据精准统计,本次活动的受益群众多达 2000 人次,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广泛的好评,成为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美术学院 李郑阳 靳贵洋 李晨恩 韦芝 王若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