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天健青年学子赴泰顺县畲乡司前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13 18: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满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10月13日讯(通讯员 张满)手牵手参与扶贫济困,心连心建设和谐家园。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大跨步,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党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应时代与人民的需求,党和国家积极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等等众多措施多管齐下的强势助力下,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工作在短期内迅速立竿见影,卓有成效。

乡村振兴不仅在国,在党,也在民,在心。大学生下乡支教作为一种可以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活动,在许多地区都广为存在。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中国计量大学天健学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时代趋势,积极走入乡村支教,直面乡村实际民生问题,为人民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司前畲族镇,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地处泰顺县北部。7月19日,天健学子“英士薪火畲乡行”支教团队在历经七个多小时的车程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并在这里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支教活动。

支教团队到达司前畲族镇后,在峰门新村的礼堂里设立了教学地点,开展了以拓展知识面,传承红色历史,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意识为目的的支教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手工制作,红色学习,科学实验,儿歌舞蹈,硬笔书法,祖国拼图。课程门类丰富有趣,底蕴深厚,既为小朋友的教育添砖加瓦,又弘扬了中华优秀的红色精神。《长津湖》,《志愿军雄兵出击》红色电影的观看,带小孩子们穿越历史,与先烈共话。陈乔年,陈延年等红色人物的认识,让小孩子们在心里留下了红色基因的种子。科学小实验课堂的开展,让孩子们亲力亲为,探索科学的奥秘。手工课程的开展让小朋友情绪高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硬笔书法的开展,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祖国拼图课程的创立,让孩子们见到了大好中华960完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儿歌舞蹈课程的开展,让支教变得更加有趣,支教学生寓教于乐,用充满趣味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是他们的老师,亦是他们的朋友。课程之余,还与小孩子们谈心谈话,充分了解关注他们的心里状态,同时利用奖励机制鼓励孩子们认真对待各种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作为泰顺县“一镇带三乡”生态搬迁经验做法的发源地,司前畲族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殷切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迭代推进大搬迁,积极响应温州市委号召,以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奋力为泰顺共富提供司前力量:激活党建动能,打造多元联合“共治圈”、提升服务供给,构筑民生幸福“共享圈”、深挖资源优势,建设就业增收“共富圈”。下步,司前畲族镇将以创建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乡镇为契机,将“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作为重要举措,进一步抓紧抓实共同富裕成效,培育更多符合司前畲族镇产业发展需求的“共富工坊”产业平台,真正做好“富得起”的后半篇文章。为此,中国计量大学天健学子在司前畲族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中国计量大学的学生以支教为主线,同时深入走访当地,分发调研问卷,通过调研了解当地的民生福祉,教育资源,生活状况。并通过调研结果总结优秀经验,为当地更好地赢得教育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民生福祉提出参考意见。

教垂髫,研共享,红色星火燃畲乡。一周的支教很快过去了。但对于中国计量大学天健学子以及畲族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忘而有意义的经历。孩子们学会了提笔写梦,回眸历史,敬畏红色,动手创新。而中国计量大学天健学子则在实践中积累了社会经验,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才干。感悟了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与使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