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还原北大校长故居,让廉洁文化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4-08-30 14: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潘靖尹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0日讯(通讯员 潘靖尹)为响应国家关于“千万工程”清廉村居建设的号召,挖掘和发展浙东地区各村落独特的清廉文化品牌,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悟廉洁文化的精神内涵,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东践廉”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队于2024年暑假期间深入绍兴市花明泉村,对北京大学老校长何燮侯先生故居进行AI数字化复原,力图以更为生动和直观的方式展现廉洁文化,在网媒时代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为打造“千万工程”下的和谐美满清廉村居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浙东践廉” ”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队充分利用了当下火爆的“AI+”模型构建技术,实现了对何燮侯故居的精确数字化重建。在数据采集阶段,实践队员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全景拍摄,并辅以3D扫描仪进行地面细部扫描,获取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共计采集到了约4800个三维坐标点,涵盖故居1856㎡的每一个角落,除了描绘何燮侯故居的整体外观轮廓,实践队员通过尺规丈量、内景拍摄、记录比对等方式,精细还原到每一扇门窗、每一处花景、每一块砖石。将何燮侯廉洁淡泊的一生融入到AI时代的方寸之间。

在获取海量图片和数据之后,实践队员查询分析大量何燮侯故居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整理民国年代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征,加以归档总结,引入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数字化学习算法,辅以Vray、Blender等渲染软件,反复调整木材纹理、石材表面效果,真实还原建筑比例、材料乃至光照条件,利用AI技术还原老校长的起居场所,让廉洁古居百年浮沉之后焕发新颜。

后续将利用AI在内容创建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如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关于何燮侯生平事迹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生动的语音导览。游客在虚拟游览时,可通过耳机聆听这些故事,以沉浸式的体验方式,将文字记载转变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故事,进一步提升AI虚拟重建的质量和互动性。此外,实践队员们表示还将探索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参观者不仅能在虚拟空间中游走,更能与环境互动,置身于特定场景之中,亲身体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廉洁事迹。让青史流芳事迹走入现实,让历史廉洁文化触手可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靖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