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大河遗址,品鉴深邃历史——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4-08-29 21: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姜柏宏 雷奇   阅读 9.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9日讯(通讯员 姜柏宏 雷奇)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动文化历史传承,延续中华文脉,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及影响力。

2024年7月8日星期一,“夏日正好,微风不燥”。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陈吴乡下王召小学,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与各位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之下,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文润启禾实践队开展了一场讲解大河文化的科教活动。

实践队走过郑州大大小小的科教博物馆,一致认为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意韵深远,所承载的文化浩瀚瑰丽,源远流长。于是实践队一致同意选择“大河文化”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同时为了课程质量及效果,实践队创新讲课形式,采取流动课堂这种新型方式,为同学呈现了一场身临其境、沉浸式的历史传承活动。

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是下王召小学的全体学生,从懵懂无知、天真可爱的幼儿,到亭亭玉立、少年初长成的国家未来栋梁。他们无一例外,眼里散发出对知识、对文化、对我国历史传承与发展的求知欲与热情。

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听讲

大河村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北郊柳林镇大河村西南一千米的漫坡岗上,地处黄河干流附近。该遗址东西长700多米,南北宽约600米,总面积大40多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7~12米,揭露面积约5000平方米,它于1964年被发现,随后在1972年至1987年间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发掘21次,揭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大河村遗址拥有仰韶文化的完整发展脉络,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是黄河文化最为精彩的组成部分。

实践队成员雷奇围绕大河村遗址这一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展开,面向下王召小学全体同学详细讲解了地理位置、面积规模、文化价值、建筑特色与保护传承等各个方面。他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人,他展示了精心挑选的遗址与彩陶的图片,用温和而富有感染力,充满激情的声音带领着同学们奔赴一场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知识盛宴。

老师沉浸式讲解

在雷奇的娓娓讲述中,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了仰韶时代的阑风长雨。互动环节中,他们积极踊跃参加,勇于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下课铃声响起时,他们依然对老师的讲解意犹未尽。他们依旧紧紧注视着精美的文物图片,仿佛那些传承了千年的文物就在他们面前。

老师与学生亲切互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校长与同学们的一致认同。大河村遗址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标识性遗址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还为实践队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重要资料。通过保护和传承大河村遗址,研究和宣传大河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腾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