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刘广野)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为深刻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起源与实践,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的同学们来到筼筜故事馆和筼筜书院,了解筼筜湖的蜕变历程,感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力量。
图为筼筜故事馆
筼筜湖畔,碧水映天;生态文化,和谐共生
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原为筼筜港,是一个天然避风港。20世纪70年代,由于围海造田活动,筼筜港变成了封闭的内湖,导致水质急剧恶化,变成了臭水湖。1988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在组织“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时,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推动开展筼筜湖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自此,筼筜湖成为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典范。
图为筼筜湖美景
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筼筜湖背后的故事后,迫不及待漫游到湖边,观察湖水水质、动植物情况,用镜头记录每一个“生态”瞬间,感受筼筜湖从“臭水沟”到“城市绿肺”和“城市会客厅”、从“筼筜渔火”到“筼筜夜色”的华丽蜕变。通过实地调研,同学们深刻体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辛过程、见证了筼筜湖的治理成果,坚定了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决心。
同学们还进入了坐落于白鹭洲公园东侧的筼筜书院,作为中俄双边活动的历史见证地,筼筜书院展现了新式闽南建筑的古韵风雅。置身其中,大家感受着书院室内空间与户外草地通过落地玻璃窗交相呼应的美感,参观着走廊内展出的福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美的生态环境也让独特的闽南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现代气息。
图为筼筜书院
漫步郊野福道间,生态文明理念传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省福州市的郊野福道,了解城市规划建设情况。他指出,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2021年12月27日,福山郊野公园的智慧步道迎来了正式开通,这条步道绵延约20公里,将36个关键景观节点串联成一线,完美呈现了山林田野的美丽风貌。福道不仅融合了全民健身的理念与自然绿色,还展现了山林乡野的魅力,是福州绿道建设成就的生动展示。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的同学们从3号口进入福道,一路上大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而欣赏美景,时而驻留拍照记录宜人景色。在行走的沿线上,步道设置有游园处、森林书吧、充电站、观景平台和休息座椅等设施,这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休闲体验。2小时的运动过程中,同学们置身于福州山水中,感受福州山水城市的建设成果,相互交流畅谈户外运动的感受,切身感受福州生态之美。离开时虽已是夜晚时分,而夜晚的福道开始散发着它独有的光彩与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福州绿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过深入的学习与调研,同学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现今的郊野公园实现了市中心景观与山野闲趣的融合,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是福州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大家将持续以脚步探索祖国的广阔土地,在知识与行动中推广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构建美丽中国、生态福建贡献青春的活力和力量。
结语
筼筜湖的治理成果和郊野福道的生态建设,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力量。它们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更重要的是,它们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对人民群众福祉的关怀和提升。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广大人民民众的行动与支持。只有在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建设出更加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
当然,无论是筼筜湖的治理还是郊野福道的建设,其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不懈努力,这需要一代代人持之以恒,持续推进,不能因为眼前的一时成果而放弃继续探索与创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俞乐遂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