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7日讯(通讯员 钱徐延)在苏州市常熟市绿地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与科学探索之旅温馨上演。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生组成的“红心研墨”社会实践团队,在暑假期间深入社区,为小朋友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阅读课程和生动有趣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科普课程。这一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激发了他们对书籍和科学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实践自我、贡献社会的宝贵平台。
精心筹备,课程多彩纷呈
活动自7月22日正式启动以来,团队成员们便与社区工作人员紧密合作,通过详细调研孩子们的年龄分布和阅读水平,精心挑选并准备了适合各年龄段的教材和读物。每日的课程都充满了创意与互动,志愿者们不仅教授小朋友们阅读技巧,还引导他们进行书籍分享、角色扮演和故事复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图为实践队在上阅读课。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房晨 摄
其中,一节以黑柳彻子所著《小时候就在想的事》中的《红拐杖》为教学素材的课程尤为引人入胜。通过这篇讲述成长、想象与友情的温馨故事,实践成员们不仅带领小朋友们领略了文学的魅力,还巧妙地在提问环节中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如何理解和接纳他人等深层问题。孩子们的积极发言和分享,让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展现出了他们对阅读的深厚兴趣和独特见解。
阅读启智,自信在成长中绽放
在阅读课程中,孩子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如《哈利·波特》系列、《小王子》以及《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这些书籍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奇幻世界的向往,也让他们在分享中学会了同情与理解。团队成员们趁机引导孩子们探讨阅读的好处,如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同理心和激发想象力等,并鼓励他们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来培养。
图为实践成员在对小朋友进行课堂提问。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房晨 摄
“小小朗读者”比赛作为活动的一大亮点,更是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和舞台表现力。孩子们自由选择书籍进行朗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展现了他们内心的纯真与热爱。随着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在阅读、表达和自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长。
科学探索,寓教于乐显成效
8月1日,一场生动有趣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科普课在绿地社区正式开讲。为了将这一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红心研墨”团队精心设计了一套既科学严谨又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案。课堂上,团队成员们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入主题,用图文并茂的PPT详细解释了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回答课堂问答。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房晨 摄
互动环节更是此次教学的精髓所在。团队成员们设计了“谁是捕食者”、“食物链接龙”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和快速反应游戏亲身体验食物链中的不同角色和关系。此外,他们还组织了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孩子们亲自观察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关系,并尝试绘制自己观察到的食物网图。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科学知识。
创意作业,深化理解显创意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红心研墨”团队为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创意作业——设计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模型。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和材料,开始构思并制作自己的作品。有的设计了和谐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有的创造了未来世界的海洋生态系统,还有的结合了对科幻的热爱设计了外星生态系统。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才华与创造力,也反映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运用。
社区反响热烈,未来可期
图为课后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房晨 摄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孩子们也纷纷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科普教育活动。随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红心研墨”团队与社区共同创造的这段美好回忆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阅读和科学的种子。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用知识和热情为社区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知识和梦想的大门,展示了教育与关爱的强大力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教育活动,为更多社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光芒,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砾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