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了解、体验少数民族文化,2024年7月16日至19日,东北林业大学“乡韵民族行”团队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开展了以“文化振兴担使命,劳动实践显担当”为主题的为期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探秘哈拉新村,共筑民族团结梦
第一站,乡韵民族行全体成员抵达了被誉为“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的哈拉新村。这里,蓝天白云下,一排排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铺展在眼前。7月16日,团队成员们首先参观了达斡尔敖包。这座神圣的祭祀场所,不仅承载着达斡尔族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也见证了民族历史的沧桑变迁。在敖包前,成员们感受到了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带领队员们参观的民俗老板介绍到:“每逢达斡尔族传统节日库木勒节,村民们就会聚集在敖包处,开展各项活动,像射箭、摔跤,都是喜闻乐见的项目。”
图为团队成员在达斡尔族敖包前的合影。赵奕辉 摄
随后,队员们走进了达斡尔族传统民居。屋内布局精巧,装饰风格独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达斡尔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亲切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了他们独特的生活习俗、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深切感受到了这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这里,队员们向村民学习了达斡尔语的基本词汇。这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每一位成员都受益匪浅。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达斡尔族传统民居。赵奕辉 摄
凝聚共识:民族团结宣讲火热进行
7月17日,在哈拉新村党支部书记多雪英的支持下,团队成员洪仁玉和赵奕辉在哈拉新村村委会以“乡村新画卷,团结谱华章”为主题,通过“汉语+朝鲜语”双语结合的形式向村民们生动地介绍了有关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内容,团队成员与村民一同学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双语宣讲。赵奕辉 摄
之后,团队成员焦润曈在当地民宿小院内,结合自身专业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石榴籽服务站”的基本情况,同时与当地村民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简单交流,村民们畅所欲言。
图为团队成员在当地民宿进行宣讲。赵奕辉 摄
沉浸式体验中华民族多彩文化
7月18日,团队成员们在当地民众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这里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的多媒体展示、非遗实物展品以及讲解员热情细致的介绍,全面展示了黑龙江省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及民族团结的辉煌成就。同时,通过体验馆的互动环节,成员们还学习了如何更好地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参观过后,团队成员赵奕辉有感而发,她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和衷共济,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在黑龙江省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内的合影。赵奕辉 摄
扎龙探索:自然与文化的盛宴
7月19日,团队成员前往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实践调研。队员们通过切身体验,并与游客密切交流,不仅了解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在丹顶鹤保护和繁育以及湿地保护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还深刻体会到了以徐秀娟等人为代表的一众环保卫士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次宝贵的经历,不仅丰富了团队成员们的见识,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资源与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重视。
图为团队成员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石碑前合影。赵奕辉 摄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们不仅对达斡尔族文化有了细致的了解,增进了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了解,更在实践中提高了能力,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价值所在。未来,团队成员将会努力在民族团结工作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源源不断地注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焦润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