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行知·伴夏”暑期社会实践小队走进基层社区推出了“中医药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07 12: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毛洋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毛洋)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最具中国元素的形象标签之一,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内容。每个人都有责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中医药宣传形式,全面认识当地中医发展情,助推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7月12日至7月19日,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行知·伴夏——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小队前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街道多个社区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

香囊DIY:手作中的文化传承

活动的第一站是香囊DIY。居民们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具有驱蚊和安神不同功效的香囊。小朋友们化身为小小中医探索家,与古老智慧来了一场亲密邂逅,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关于香囊与中药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传承,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深度,共同守护这份璀璨的瑰宝。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体验制作中药香囊 。通讯员 陈孟光 摄

推拿与艾灸:传统疗法的亲身体验

在推拿体验和艾灸体验环节,居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传统手法。经过培训的志愿者们现场为居民们进行推拿和艾灸,让居民们感受到了中医在调理身体、预防疾病方面的神奇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中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长时间的劳作和岁月的侵蚀,让他们的身体 或多或少都承受着各种不适,而推拿和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功效,对于缓解中老年人常见的腰酸背痛、关节疼痛、失眠等问题有着显著的效果。

图为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艾灸 。通讯员 彭媛媛 摄

药膳宣讲:探索健康饮食的新途径

药膳,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调和与平衡。在宣讲中,志愿者首先解释了药膳的基本理念,通过合理搭配食材和中药材,达到补充营养、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的目的。药膳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居民们不仅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医药的实用性和魅力。

图为志愿者做药膳宣讲 。通讯员 毛洋 摄

养生茶体验:品味中医药的温和之道

在养生茶体验环节,志愿者精心准备了多种养生茶供居民们品尝。这些养生茶根据其功效被分为清热解毒、养阴润燥、提神醒脑、消食去腻等类别。每种茶都由特定的中药材和茶叶搭配而成,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除了品尝和学习,居民们还可以亲手泡制养生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居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茶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水温和泡茶时间,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茶色、闻茶香来评价茶的品质。这一互动体验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茶道之美,也加深了他们对养生茶功效的理解,也学到了如何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和泡制适合自己的养生茶。

图为志愿者指导社区居民体验养生茶。通讯员 胡虹铭 摄

中医故事宣讲,讲述千年智慧的故事

中医故事宣讲环节,志愿者从神农尝百草到中药的辨识,让小朋友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熏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仿佛穿越回古代,与神农,扁鹊,张仲景,义妁近距离交流。志愿者重点为孩子们讲解了生姜的功效,让孩子们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食物也能是中医药的一部分,从生活中初步认识中医药的,心中种下了传承文化的种子。

图为志愿者做中医药文化启蒙宣讲 。通讯员 陈孟光 摄

太极拳体验,身心合一的实践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知·伴夏小队分别对老人和小孩进行了太极拳体验。居民们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学习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体验了身心合一的境界。志愿者们先为大家示范了太极的打法,随着一阵悠扬的古筝乐曲缓缓响起,志愿者缓缓抬手,动作流畅而充满韵律,开始了太极的演示。“起势……”音响声音传来,引导着大家一同踏入太极的世界。老人们略显笨拙地模仿着,小孩们略显仓促的身法,但很快,那份由内而外的放松感开始在他们之间蔓延。呼吸与动作逐渐同步,身心仿佛在这缓慢而深长的运动中找到了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太极的盛宴中来,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活泼好动的孩子都在这一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性,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修身养性

图为志愿者带领社区居民体验太极。通讯员 冷琳慧 摄

本次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不仅让社区居民们体验到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传统医学的种子。通过这次活动,中医药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变成了触手可及、温暖人心的生活方式。未来,这样的活动还将继续在更多的社区开展,让中医药文化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图为行知·伴夏团队活动结束合影 。通讯员 罗启辰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毛洋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0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