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激励广大青年不断向党组织靠拢,肇庆学院充分利用“百千万工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契机,积极发挥四会本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组织参观陈伯忠故居等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深刻领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推动四会本土积淀深厚的优秀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助力四会乡村振兴。
探访红色遗址
传承红色魂韵
1
陈伯忠故居
为更好地了解学习当地的红色文化,实践团参观了当地的重要红色遗址——陈伯忠故居。陈伯忠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黄田镇江头村委上寨村,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古民居建筑,其作为肇庆革命历史的重要遗址,对青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团队员们有幸邀请到陈伯忠烈士的后人——陈玉伦,他为大家深情地讲述那段红色历史。队员们跟着陈老伯蹒跚的步伐,走进古朴的巷子,见到了陈伯忠故居,这是个老房子,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
在陈老伯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了陈伯忠烈士的生平。陈伯忠是黄田镇江头村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广宁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中共四会支部书记等职。他在江头乡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组织领导江头乡农运动,为当地的农民运动和革命事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1926年10月,陈伯忠在迳口龙藏口被暗杀,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正当队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陈老伯讲述红色历史的时候,学院党委书记梁标、党委副书记巫燕娜与学院副院长雷洪的来访让队员们倍感惊喜,他们对队员们进行关切地慰问。学院领导们也亲切地坐下来,与陈老伯进行交流。队员们在旁边认真倾听,理解“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更加重视这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对以后学习生活的帮助。
陈伯忠故居作为陈伯忠烈士生前的居所,是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见证了陈伯忠及其所代表的革命精神,是研究广宁四会地区农民运动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走进陈伯忠故居,实践团队员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农民革命运动时期中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陈伯忠烈士积极投身革命、带领江头乡人民反对剥削、敢于斗争的坚定信念。
2
江头乡农会旧址
江头乡农会旧址位于四会市黄田镇江头行政村上寨村,是江头乡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成立庆祝大会举办的地方,见证了西江地区第一位农民自卫军军长陈伯忠的诞生,亲历了西江农民运动的兴起,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红色革命精神。
实践团继续跟随陈老伯的步伐,了解到江头乡农会旧址始建于清代,为青瓦堆砌而成的四合院。这里的每一砖一瓦,不仅是时间的低语,更是往昔辉煌与沧桑的深刻镌刻。它们默默诉说着先辈们以武装农军为剑,誓与地主阶级抗争到底的壮丽篇章,弘扬着先辈们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情怀。
在参观农会旧址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犹如璀璨的宝库,它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队员们不断迈进、勇往直前的珍贵财富。这份精神力量激励着每位队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聆听红色课堂
深化爱国意识
红色文化的光芒照亮了队员们的心灵,先烈们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引领着青年前行。同学们追随着“农军先锋”的足迹,走入农军学堂。
在农军学堂里,学院党委书记梁标给实践队员们上了一节印象深刻的微党课,梁书记在党课中讲到红色文化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红色文化不仅是民族的根与魂,更是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撑。他呼吁实践队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梁书记也表达了对现在和平生活的珍惜之情,强调这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奋斗出来的结果,呼吁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先辈们的付出。
雷洪副院长随后在梁书记讲话后与同学们强调了用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实践团队员们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更要走出课堂,深入实际。最后,巫燕娜副书记希望实践团队员们能够将这次学习的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要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和升华,更要在行动上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微党课的圆满落幕,实践团成员们的心灵得到了深刻的洗礼,也收获了前行的力量。实践团队将以此为契机,携手并进,在新的征程中不断探索、不懈奋斗。
深耕红色经济
开创美好未来
为深入了解黄田镇红色文旅经济情况,红韵智兴”实践团队员们开启了走访调研之旅。很快,队员们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附近的大街小巷中。
尽管烈日炎炎,实践团队员们仍毅然迎向阳光,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街巷的每一个角落,队员们采用问卷调查,穿梭于街巷之间,以这样的方式深入群众。此次经历,他们将视为宝贵的成长契机,致力于在社会的熔炉中砥砺心性,增长见识与能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团队员们兴致勃勃地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上寨村飞凰饮料有限公司参观调研。在公司负责人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该公司积极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并通过其特色砂糖橘饮料产品,有力推动了黄田镇产业链的整合与一体化发展,对黄田镇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对于促进红色文化发展的建议,公司负责人表示可以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巧妙融入产品包装之中,以此来向消费者介绍本地的红色文化,激发起对本土红色资源浓厚的探索欲与向往之情。同时,负责人倡议政府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打造一系列集民宿、饭馆等多元化服务于一体的基础设施,以便更好地延长前来旅游的游客滞留的时间,使其更加深入了解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从而有效促进红色经济与地方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告别村民,队员们对江头村红色文化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所收集到的信息也为接下来的调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深入调研活动充分彰显了当地村民对“百千万工程”项目的广泛支持。乡村振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接下来的调研时间里,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活力,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浪潮中去,让乡村振兴的花蕊在四会市江头村的土地上绚丽绽放。
倾听心灵之声
记录时代印记
回望历史,珍视当下
推文组:谭诗韵
踏入这片红色的土地,站在庄严肃穆的遗址前,通过观看立牌上的内容,参观故居,村里的一位爷爷对红色事迹的讲解,让我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我从中感受到了陈伯忠烈士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看到了农民们如何团结一心、勇敢斗争,为争取人民解放而奋斗。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令我深感敬佩,同时也令我深深地感受到如今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更加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
缅怀先烈,奋发图强
视频组:韦金伶
踏入陈伯忠故居,像是走进了那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故居内陈列着陈伯忠烈士不平凡的一生,让我感受到他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始终坚定信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此次参观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昔日的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陈伯忠烈士的精神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心中永不泯灭的火焰。
赓续血脉,挺膺担当
调研组:陈育兰
非常荣幸能够跟随队伍来到陈伯忠故居,了解陈伯忠烈士的生平与贡献。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背后凝聚了革命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我们应当心怀感激。因此,铭记革命先辈,学习革命思想,是我们每个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了让革命先辈不被淹没在历史的河流中,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将赓续红色血脉,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的使命担当。
随着红色之旅的结束,“红韵智兴”实践团满怀信心与激情,踏上了新的征程。经管学院突击队将继续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所识所学,依托学科专业优势,聚焦特色农业发展等项目,以“高校所能”服务“县域所需”,持续推进“双百行动”走深走实,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育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