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兴韵"实践团赴黄连村民艺圩专访榕树头基金会副秘书长

发布时间:2024-07-26 14: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黄雅晖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黄雅晖) 随着“三下乡”活动的不断深化和“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各地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这个背景下,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水乡兴韵”实践团近日深入佛山市黄连村,开展了一次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他们专访了榕树头基金会的副秘书长麦凯奇,深入了解了黄连村在乡村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

黄连村,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一片古老村落,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而闻名。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黄连村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之一。7月的黄连村,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村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更是增添了几分水乡的韵味。

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水乡兴韵”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对乡村文化的热情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深入到黄连村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足迹遍布村中的老街、古桥、民艺圩等地,采访当地的老人、孩子以及参与乡村建设的工作者们。

7月14日,黄连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艺圩。在这次专访中,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黄连民艺圩-布艺主题的活动主办方——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的麦凯奇先生。在采访中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顺德民间公益组织,榕树头基金会旨在推动社会公共事物的发展进程,主要关注的即是乡村文化方面,或是说传统文化的保育和传承发展。

从2022年起,榕树头基金会就已经开始了对顺德区民间手艺人的挖掘,现已有140组成果。麦凯奇先生提及关于此次民艺圩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有关当地本土乡村文化的落地的活动项目,以一种本真、淳朴的方式将民俗艺术展现到社会大众的面前。

麦凯奇不仅是黄连村的热心公益人士,更是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人物。在他的引领下,实践团得以深入了解黄连村在乡村文化保护和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

“黄连村的文化底蕴深厚,希望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麦凯奇先生如是说。他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榕树头基金会在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文化节庆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青少年文化教育等。特别的是,麦凯奇先生也在专访中提及了有关佛山大学“水乡兴韵”实践团参与进来的意义,强调年轻人现如今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互相的推动双方的了解与创新。

从村居到中小学,再一步步走进高校,走进企业。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将民艺带进了普罗大众地眼前,让其以一个新的角度、新的方向焕然一新、华丽转身。

在民艺圩地活动地点——黄连社区工业遗址广场,大众也可以清晰见到有关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地标语,与民艺圩所处同一场景下,更加彰显了社会多方力量的汇集,为共同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百千万工程”是当前国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项目,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黄连村正是这一战略的受益者。通过与榕树头基金会的合作,黄连村不仅在文化保护和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更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三下乡”活动作为高校与乡村交流的桥梁,不仅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实践机会,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水乡兴韵”实践团负责人黄雅晖表示通过他们的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乡村文化的关注。

【结语】

黄连村之行,不仅让“水乡兴韵”实践团的同学们收获颇丰,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通过与麦凯奇先生的对话,实践团的成员们更加坚信,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未来的日子里,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乡村的合作,推动更多的“三下乡”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撰稿:黄雅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雅晖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4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