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唐家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乡村振兴,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法律意识。7月18日,贵州大学蒲公英·毕节支教队队员组成普法小组,在七星关区海子街镇十三亩村开展了以“法治宣传树新风,乡村振兴展新颜”为主题的法律普及调研暨法治宣讲活动。
图为普法小组深入村寨
为了有效地实现普法宣传的目标,确保收集到全面且可靠的调研数据,普法小组精心配置了专业阵容:三名法学专业的队员分别负责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法律知识宣讲;另有三名团队成员全程承担录音工作,精准提取并记录关键信息;负责摄影的队员们则保持高度警觉,捕捉每一个意义非凡的珍贵画面。支教队员制定了详尽的调研方案,准备了针对村民和村委会的两套访谈及问卷提纲,以及一百份涵盖丰富法律知识的海报。调研和宣讲的对象覆盖了不同年龄、教育程度、职业领域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本村的学生、老年人、村领导,确保了调研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致力于实现普法工作的最大化成效。
普法小组在深入调研时惊喜地发现,部分村民具备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丰富的法律知识,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我国农村法治建设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村里一位退伍老军人对我国的基本法律如数家珍,当他掷地有声地列举《民法典》、《刑法》、《行政法》等现行法律时,眼中流露出的自豪感深深地感染了普法小组的每一位成员;当普法小组询问便利店老板吕女士最关心的法律知识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了食品卫生安全,这充分说明,吕女士作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能够深刻认识到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以及合法经营的重要性;一位五年级的小朋友表示,学校经常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他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已有较好的了解和认识。支教队员有理由相信,这位小朋友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发声。
图为普法小组给小朋友宣讲
行百里者半九十,普及法律知识,让全民懂法、守法、用法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普法小组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村民法律知识的一些薄弱环节。首先,村民们对于法律援助机构了解甚少,这提示我们国家法律援助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推广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此,普法小组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解了法律援助机构的功能以及寻求援助的途径,希望他们在面临法律困境时,能够迅速获得专业的救济。其次,部分村民对于防范诈骗的意识较为淡薄,甚至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不会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在普法小组的积极推广下,村民们纷纷表示将会重新安装中国反诈APP。此外,普法小组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村民们碍于情面在借款给亲友时几乎从不写欠条,面对一拖再拖的债务时常束手无策。小组成员向村民们强调了保留借款证据的重要性,详细普及了三年诉讼时效等法律知识,有助于他们讨回辛苦钱。
图为普法小组与受访村民合影
“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受访村民中的所有人都认为法律知识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是值得信赖的好机关。这充分表明全民普法工作已牢固扎根于民众之中,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与广泛的认同。
正如鲁迅先生所寄语:“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怕支教队此次的宣讲仅使一位群众掌握了一个新的法律知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知识光芒,也终将汇聚成具有燎原之势的火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金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