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地高天澄远色,苍染生徒抬望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点人生“虔橙拾光”江西分团航空航天科普特色课程剪影
2024年7月12日,祖彬留守儿童成长乐园的孩童们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虔橙拾光”江西分团的蒲春成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节独居南航特色的、别开生面的航空航天科普课。
从古至今,自“嫦娥奔月”的浪漫、“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的思考,到现今我国全国上下对航空事业的支持、我国航空领域的各色斐然成果,中华人民从不掩饰对探索甚至征服天空的渴望。“红色基因,蓝色梦想,青云之志,逐梦苍穹”——以这句话为开篇之语,支教团的蒲春成老师开始了今日课程的讲述。
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开始实施“三步走”战略,到现今圆梦天宫,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步步高升。蒲春成老师从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引入,一步步为祖彬留守儿童成长乐园的孩子们展开了一幅壮丽的,有关天空与中国的壮丽画卷。孩童们不由得被中华人民征服天空的浪漫史诗所打动,随着老师一步步深入航空航天的世界中。见气氛已到,蒲春成老师进一步向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提到航空航天,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孩子们在仔细思考之后,积极举手回答。大多数孩子们的答案都是各种类型的飞机或是火箭。蒲春成老师先是表扬了大家关心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随后则是提出了另一种答案:“在这样一副画卷之中,除却一架架先进的、满盈工业美感的钢铁飞天巨兽,更多的则是与星辰并肩的航天员、在工程中付出无数心血汗水的工程师、试飞员、科学家......”蒲春成老师的课件上旋即出现了一连串的名字: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这些孩子们或许并不知晓的名字背后,是我国在科技领域的一次次长征,是山高路远的艰辛跋涉。蒲老师强调:“是他们从荆棘遍布的荒野中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在反复尝试中攻克难关。正是因为有他们以及更多付出汗水的航空航天人们,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才能一步步锐意进取。”
本次航空航天科普特色课程在孩子们若有所想的沉思眼眸中落下了帷幕。相信在蒲春成老师的生动讲述之下,孩子们的心中都被种下了一颗亟待发芽的,名为“航空报国”的执着希望之种。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点人生“虔橙拾光”江西分团的成员们也将继续言传身教,以激发祖彬留守儿童成长乐园的孩子们心中的求知欲与爱国情怀为目标,进一步开展更多精彩纷呈的特色课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洺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