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南通6月6日讯(通讯员 葛静雯 王颖卓 张诗佳)中医药文化历经千年发展,以多种方式融入我们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2024年4月27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中医药团队——杏林本草宣讲团,在南通市启东市近海镇敬老院开展传岐黄薪火,承中药经典活动。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中医药学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深厚智慧与宝贵经验,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繁荣与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学的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践需要。
此次活动主要分成五个部分展开。首先进行中医药基础宣讲,根据中医药的核心素养,介绍中医药的起源、内容和应用。通过宣讲,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医经典,传承中医文化。然后进行经典中药展示,让公众了解中药的珍贵性和重要性,普及日常中药材的药性,提高公众对中药材的敏锐度与信任度,让中医药更好的融入人们的生活。其次对于基础的中医药知识进行普及,向公众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等。通过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了解。然后进行此次活动的实践项目,制作中医药生活品(冷香丸、驱虫香囊等),品鉴中药奶茶,让群众感受药食同源,共同制作中医药手办文创,将中医药文化带入日常生活中,带领观众跳养生操,让人们觉得中医药和养生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兴趣,让人们在实践中学习中医药文化,在体验中传承中医药文化。最后是庆阳中医药产品推介活动,介绍庆阳中医药特产,普及庆阳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带动中医药核心地区发展,让真正的特色中医药跨区域发展,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针对高新区养老院的老人们,该团队围绕“四时养生”和“穴位按摩”两大主题进行了宣讲。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宣讲成员结合《黄帝内经》,运用引人入胜的生活实例为爷爷奶奶们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四时养生的概念深深的映入脑海。同时,他们还将一套常用的按摩手法教给了养老院的护理人员,从肺经到心经,将中国最传统的中医药衍生文化揉入了他们的骨子里。最后,为缓解炎炎夏日和蚊虫叮咬,杏林本草宣讲团带着养老院的爷爷奶奶调制了特殊的药粉比例,制作了专属于老年人的薄荷冷香丸。该团队说行中医中的四时养生之道,解决许多花甲古稀之年老人们的许多苦恼。
此次活动影响深远,使得群众更加了解中医药文化,也使中医中药文化通俗化进入群众生活。可从五个方面感受此次活动的目标计划和重要意义。第一,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活动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卓越成就,将中医药经典传承下去,使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尊重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第二,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通过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中医药的理论知识、治疗方法以及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了解程度,消除对中医药的误解和偏见。第三,增强公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度。通过宣传中医药经典中的医疗案例,生动展示其独具疗效的临床实践和治愈效果,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度,进而增加中医药的使用和推广。第四,引导公众合理用药。通过中医经典的传播,教育公众合理用药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中医药,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减少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五,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活动鼓励创新研究和应用,推动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探索中医药在解决当代健康问题上的现实意义。
图为志愿者在教老人们制作冷香丸。人文杏韵志愿团 沈诗语 供图
图为志愿者在教老人们制作冷香丸。人文杏韵志愿团 沈诗语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