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月27日讯(通讯员白光玲 刘沐歌)为响应“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乡村不能成为荒芜的乡村、留守的乡村、记忆中的故园。”这一号召,探索乡村廉洁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径,2024年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清心廉学”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以发挥传统廉洁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为目标,探索江头村古建筑群的发展现状、廉洁文化对乡村发展的意义以及新形势下廉洁文化与教育研学相结合的可能性。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我收获颇多——一方面,我被江头村廉洁文化的深刻内涵所打动,通过调研切实地感受到了江头村廉洁文化800余年积淀下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廉洁文化浸润在人们的生产、工作及生活之中,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次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江头村,也是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认识到廉洁文化的价值。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 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的总概括。江头村的廉洁文化从北宋时期就开始孕育,哲学家周敦颐与其后代在江头村生活,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本次调研,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爱莲祠堂、太史第等场所,爱莲祠堂内镌刻着"敏事"、"循理"、"顺言"、"遏制"等训言,与它精巧的建筑结构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极强的美学艺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文化、历史、科学等价值为一体。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爱莲祠堂里的廉洁文化,在这个百年清官的小镇,我充分了解了廉洁文化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廉洁文化的影响,这座村庄才能够养育出勤劳朴质的灵川人民,才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帮助解决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促进乡村的文化振兴,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
图为江头村古建筑群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识。通讯员 唐颖婷 摄
江头村在历史洪流中不断成长,也努力滋养着大众。一进入江头村古建筑群,便可以从设施建设中看到当地政府和人们对廉洁文化的重视与弘扬。在多方的努力下,江头村的廉洁文化建设得以被大众熟知,被大众学习和推广。同时,江头村也努力将廉洁文化传播出去,让廉洁之风吹进每一个人的心中。在江头村古建筑群的众多新颖的设计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爱莲祠堂——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祠堂正是这一思想追求的体现。爱莲祠堂始建于清朝光绪八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整座家祠坐西朝东,呈长方形状,外围是青砖院墙,内部则以木结构为主,整体以一条鲜明的中轴线贯穿始终,布局讲究对称。江头村祠堂之所以得名为“爱莲”,就是希望族人能够秉承和弘扬爱莲文化,学习莲花的高贵品德。爱莲祠堂三进二层的建筑结构中处处都融入了“莲”元素。走进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里张挂的治家报国《周氏家训》,以及托物言志的名篇《爱莲说》,还有周敦颐本人的画像,供后人瞻仰崇拜。这些都折射出周敦颐清白做人、洁身自爱的理学精髓。深入祠堂,祠堂内的每一处设计进一步体现了周氏家族对于品行培养、德行教育的重视,从门窗的雕刻图案,到祠中的摆件都是周氏先祖对“莲”之品质心之神往的生动诠释。祠中“慎言”、“敏事”、“亲”、“贤”、“循理”、“遏制”等字眼皆出自《周氏家训》,将周氏家族为人处世的原则向参观者徐徐道来。
图为调研人员在阅读周氏家训,体悟其中的廉洁内涵。 通讯员 郑彭元 摄
江头村古建筑群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当地居民和来访者了解廉洁文化的深刻内涵。走进江头村古建筑群,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高洁的思想净地,通过一件件展出文物,通过一处处古代建筑,参观者总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据史料记载,江头村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先后有百余人考取秀才,有三十余人受皇朝诰封,而江头村出身的官员均为官廉洁,享誉一方,因此江头村也有“清官村”的美誉。通过此次参观,我对廉洁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人应有的道德操守,廉洁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更在广义层面上与国家政治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对于个人、社会、国家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崇尚廉洁文化、学习廉洁文化、弘扬廉洁文化,提倡廉洁精神和价值、树立廉洁理念和信仰,只有让廉洁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廉洁环境和氛围,为新时代的廉洁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图为调研人员在爱莲祠堂前的合影。通讯员 唐颖婷 摄
走进廉洁文化建设基地是人们了解廉洁文化的最佳方式,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更能有所收获。此次活动,前往探访的团队成员接受了一场淳朴的思想洗礼,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人廉洁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传承和弘扬廉洁文化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讲好廉洁故事,宣传好廉洁文化,让廉洁之风浸润社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玲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