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是记者,更是湖大青年

发布时间:2023-11-14 16:32   来源:湖南大学 宋月昕 唐玉瑛 张彤 程嘉怡 刘时羽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人物故事

2023年11月8日

第24个记者节

我们邀请了3位从湖大青年走出的记者

分享她们的故事

她们曾把校园媒体当作延伸新闻触角的舞台

在这一方园地孜孜不倦地进行一场关于梦的试演

现在,她们站在舞台上

不断打磨自身的本领继续与新闻同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们让学生记者与记者对话,让青春和现实交锋

讲述那些关于“新闻”的“故事”

1蒋欣陈: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

l人物名片

蒋欣陈,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曾任湖大青年31届团支书,现就职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蒋欣陈工作照+蒋欣陈供图

l记者故事

10 月 19 日下午,一条微信群消息闯进了蒋欣陈的视线。消息中提到两天前珠海市钢便桥附近有人落水,恰巧路过的曾维龙跳入河中救人却不幸牺牲,16 年前河水也曾带走他的大儿子。消息附上了受难者家属的联系方式,表示希望能得到更多关注。

蒋欣陈看到消息后立即拨通了电话号码,并于第二天赶往曾维龙家中采访。面对受难者家属,她格外注意提问的语气和用词,尽量温和地询问曾维龙的生活细节,并在当家属被回忆紧紧缠绕,陷入长时间停顿的时候,耐心等待。她并不把这些采访细节方面的斟酌归结为采访技巧,而是用真心对话。

在见义勇为者不幸牺牲的悲情背后,蒋欣陈发现更能引起共情的地方在于父亲身上浓厚的命运感:16 年前的不幸在一位父亲心中投下阴影,他在看见落水的人时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在写稿阶段,蒋欣陈将最打动人的点放入导语和标题中,让整篇稿件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随着记者笔触的靠近,曾维龙不再只是救人者,也是打几份工支撑家里的“顶梁柱”、尽量满足孩子的父亲。

稿件发布后,有读者评论“泪目”“他肯定是想到了他的儿子唉”……

这篇稿件不是第一个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但却是第一个挖掘出人物身上命运感的报道。救人者见义勇为但不幸牺牲这个事情本身虽然足够悲情、有力量,但记者走近人物,往往能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蒋欣陈文章推送截图+蒋欣陈供图

2

燕钰:将自己作为接近真实的方法

l人物名片

燕钰,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曾任湖大青年第33届副主编,现就职于中国江苏网。

燕钰工作照+燕钰供图

l记者故事

近年来颜值经济不断升温,以美为诉求的美容牙科渐成风潮。店家为了让更多人为“牙”买单,向年轻群体发射“一劳永逸”“无副作用”的糖衣炮弹。

地铁玻璃上和沿路橱窗里的牙齿美白广告总是明晃晃地出现在燕钰的眼前。那些广告只会印着笑容灿烂的模特,却不会回复“美白效果是否能达到、牙齿又是否会有损伤”等问题的答案。在 2021 年全国爱牙日的节日策划时上,她决定上报选题,揭秘真相。

选题确定后,部门前辈建议采用暗访的形式,以普通顾客的身份调查。燕钰当时只是个刚入职不久的新记者,根本没想到大学专业课上的“暗访”一词这么快就跳进现实,紧张的阀门瞬间被打开,“踏入诊所前的每一秒都在做心理建设”。

燕钰和同事在美团上预约了南京市中心附近当时评分均为 5.0 的几家口腔诊所。她扮演就诊顾客,同事则扮演陪同的好友。当真正走进口腔诊所时,她努力把自己当作普通消费者去真实体验,然而医生习惯性引出的关于职业、美白原因等私人话题总会让她一阵心惊,仿佛是在故意提醒着她的记者身份。

暗访降低了调查阻力。通过走访,燕钰惊讶地发现不同的诊所为同一口牙给出三种截然不同的美白方案,甚至存在 20 倍的价格差;某些诊所跳过牙齿检查环节,直接按需求推销产品……

除了实地调查外,燕钰和同事还通过美团、淘宝等 APP 了解其他消费者的反馈,并采访口腔领域的专家获取权威结论,将落点放在为读者解惑上。

没有走访更多家口腔诊所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但是成功发表一篇“有模有样的调查报道”对于刚入职场的“菜鸟”记者来说是个好的开始。从业两年多以来,她在调查报道方面不断探索:边角料零食是否物美价廉、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何去何从、宠物消费的背后滋生何种乱象……

她说,做好调查报道‘要用好奇心促化出动力,还得耐得下心来’,用时间熬出来的稿子在记者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燕钰文章推送截图+燕钰供图

3

陈叶欣:让每一句话都有依据

l人物名片

陈叶欣,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任湖大青年第35届副主编,现于北京某媒体实习。

l记者故事

今年 8 月底,陈叶欣来到北京某媒体实习,其间一篇关于调查某地企业被拆背后的缘由的报道让她对记者身份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实习生,陈叶欣的前期工作是背景资料的搜集,为老师采访和后期写稿打地基,并起到佐证的作用。事件发生地位置偏远,公开资料十分有限。她泡在各个级别的政府官网、媒体报道等网页之中,不断重复着更换关键词、检索、筛选、阅读的动作,紧盯着相关文稿里的每一行字。为了确定报道中一个园区的名称,她和同事找了一下午的资料。

在整理采访录音稿阶段,从数个几万字的录音文稿中筛选出具有说服力的素材仍然是个大工程。陈叶欣守着录音,用“笨方法”一点一点听。当海量录音冲击着大脑,她说:“大脑要保持敏感度,思考怎么能够让素材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素材梳理完成和结构形成的瞬间,她感受到大脑似乎终于按下了暂停键。筛选出的许多内容也都成为报道里的一砖一瓦。

初稿完成后,陈叶欣还参与了近十次大大小小的改稿,尽力“排除所有模糊不清和容易产生误解的表达,让每一句话都有依据”。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改动在于找准落点,稿子起初只是聚焦事件本身,谈原因、经过,讨论后部门老师选择将企业被拆后员工失业的影响作为最重要的部分。思考每一版改动了哪里,改前改后有何区别,对她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是这篇稿子的精华“你会发现它永远可以更完美,你去找它可以更完美的那个点的时候,就是最珍贵的一个阶段”。

陈叶欣实习周记截取片段+陈叶欣供图

作为一个记者,陈叶欣喜欢做深度新闻。她说:“我在做这些稿子的时候我能认识到:新闻也好,我接触的这个世界也好,它都是没有边界的,充满了随机性与复杂性。”正如在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在实习周记中回复的话:要重回现实世界去体味新闻的复杂性。

做记者让陈叶欣无限地拓展自己的边界,成为她认识现实世界的一个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她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定位,这便是她坚定地选择做新闻的原因。

从三位记者身上

我们管窥当代新闻从业者工作、生活的状态

从中获得一些宝贵经验

而观照自身时

在一段常与同伴、理想、试演等词相连的校园媒体时光里

又是在什么时刻开始

感觉自己无比接近“记者”这一身份的呢?

黄珊莹,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1 级本科生,青年媒体中心编委:

最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记者的瞬间可能是当我采写了一个多月的《大学生家教:“上岸”还是“循环”?》。这篇稿子发出来以后,很多看到稿子的读者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看法。各种信息纷繁到来,从中探访我未知的世界,用记者的思维分析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建立起从学校到社会的链条。

张译丹,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青年媒体中心记者:

作为学生记者,采访校友陈国恩学长的经历让我很难忘。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我们拿着道具在岳麓书院找合适的场景和角度,最大程度的拍出想要达到的效果,定格了他在书院用画笔和镜头记录下书院角落的时光。

刘时羽,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青年媒体中心记者:

做新闻编辑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亲手将文档里的文字与图片,用让人眼前一亮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编辑常常被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我亲身体验过才明白这其中的滋味。砥砺自我,以飨读者,是我做编辑最大的收获!

施喻,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青年媒体中心记者:

在本学期新生杯报道的拍摄中,由于时间紧张,我在短时间内需要与不同运动员进行拍摄时间、场地等协调,并综合运用单反、运动相机、无人机等多种拍摄道具。这次拍摄让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感受到了成为一个记者的乐趣与成就感!

鲁伊涛,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青年媒体中心记者:

第一次独立采访的我压力很大,甚至出现了认错采访对象的尴尬局面。当被学长夸:“才大一就能出来采访啊”,我真的很佩服自己!校园记者的身份让我在成功与不足之间成长,我也越来越喜欢这一具有挑战性和使命感的工作了!

纸短情长,难以尽举

无论是校媒还是业界

“记者”的身份都具有支撑探求、揭露与传递的力量

因为关心时代的真相

所以书写时代的故事


今天

我们奖励笔下写过无数故事的自己成为主角

为一直在路上的记者们

奏起伴行的歌声

谨在第 24 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向每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人致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