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7月20日讯(通讯员 程诺亚)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信息学子助力乡村振兴优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7月19日深入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封家庄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提高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跟随村委委员,了解设施布局
实践队受到了村委会委员的热情接待,村委会委员为实践队成员初步介绍了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从中,队员们了解到封家庄村目前已设置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和老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服务设施。然而,这些设施大多地理位置不佳,条件相对简陋,所以村民对这些设施的使用率普遍较低。随后,村委会委员亲自带领队员们前往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封家庄村村民进行交谈。中国青年通讯员 赵思园供图
在考察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观察到村庄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尤其在排水、供水和交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与村民进行深入的采访,实践队了解到一些实际问题,村民反映称:“东面的庄稼一旦遇到下雨天就排不出水,严重时会导致收成受损”,“自来水供应不足……”。 与村委会委员探讨交流后,成员们对封家庄村中人口的集中分布区域和大致的年龄组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大部分年轻人已经外出创业,但近两年来,在“能人回乡”政策的帮助下,一些学有所成的青年回到村里投身乡村建设,使得村庄的发展有所改善。
深入村内调研,发掘村民所需
为更好地了解村民的需求,实践队成员深入到每家每户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形式的采访。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实践队成员发现封家庄村在交通道路设施、村庄排水和供水设施、通信设施以及教育设施等几个方面存在不足。多数村民希望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排水设施和供水设施。实践队将统计结果和建议反映给村委会委员,后者表示会采纳这些建议,对实践队成员表示感谢。
通过与村民们的交流,队员们了解了村民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满意度,并收集了村民对于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选址的建议。其中,一位村民表示希望能在村里建设小学,解决孩子上学需去镇上的问题;另外,由于村里有很多留守的老人,他建议建设一个养老院。此外,村内通信设施也是村民们关注的重点。
图为实践队成员到村民家里进行调研。中国青年通讯员 宋雨蓓供图
回到学校后,实践队成员对优化封家庄村公共服务设施选址的模型数据与实地考察结果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增长趋势几乎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实践队建立的优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优化选址模型,推进乡村振兴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地布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深入解村民需求和分析村民反馈,实践队成员努力完善优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模型,力求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为建设美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西海岸成员出发时合影。中国青年通讯员 王朝霞供图
图为实践队崂山成员出发时合影。中国青年通讯员 赵思园供图
文字丨程诺亚
图片丨王朝霞、赵思园
编辑丨程诺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朝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