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稻田,直击农情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团队赴江汉平原开展水稻生长及病虫害

发布时间:2023-08-14 17:33   来源:湖北大学   作者:万铮   阅读 76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末伏之际,热浪依旧。在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各地水稻大多处于拔节孕穗或灌浆乳熟等关键生育期,而各种病虫害在当前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则异常猖獗。为及时摸清状况,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汪权方老师的带领下,于8月7日-11日间,毅然冒着高温酷暑前往江汉平原,就当地水稻生长状况及病虫害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调查,以帮助守护农民的“粮袋子”,全力实现“虫口夺粮”。

图1 实践团队在水稻田埂上合影

走进稻田·了解水稻生长现状

本次调查是在GPS和卫星遥感图像的支持下,按照由北到南、由西到东的规划路线,对江汉平原水稻种植状况开展了大范围、长时间的跨区调查。由此发现:当前江汉平原水稻生长状况总体较好,并且由于各地水稻处于不同的生育期,使得江汉平原由南到北呈现出“稻田青翠眼前展,金黄稻穗吐芳香”的鲜明对比特征。

图2 调查路线及典型点位上的水稻调查

深入踏勘·掌握第一手病虫害资料

在这次为期五天的外业调查过程中,实践团队于田间地头开展了大量的实地勘察和农户走访活动,并发现了危害极为严重的两种虫害——钻心虫和稻纵卷叶螟。

8月7日,队员们首先来到本次调查的第一站——荆门市沙洋县。在这里,水稻种植以早稻或早中稻为主,并且大多进入了成熟期。然而,尽管丰收在望,有村民却为如何根治田里的钻心虫而烦恼。当时,调查队刚将被钻心虫侵害的水稻植株拔起来摆放在路边,附近房屋里的村民即围拢过来,然后详细讲述了自家水稻深受这一虫害影响的经历,言语之间流露出无法解决这一顽疾的无奈。途经此处的另一位村民更停下四轮车,也诉说表示“这个(虫害)是老问题了,不好治”。

图3 被钻心虫侵害的水稻

在此后的四天里,实践团队按照由北到南、由西到东的规划路线,相继对荆州市的沙市区、江陵县和监利县以及潜江市等地进行了水稻调查,并发现了深受稻纵卷叶螟危害的许多水稻田。稻纵卷叶螟与钻心虫同属于“水稻三虫”中最为严重的两种虫害,它们也均被列入202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一般来说,受到卷叶螟侵害的水稻植株,其常见症状表现为叶片卷曲,其颜色慢慢变白乃至干枯,其颜色慢慢变白乃至干枯,从而影响水稻生长及籽粒灌浆结实,造成减产。

图4 调查途中发现的稻纵卷叶螟

调研期间,受访村民们普遍反映,他们也曾尝试了多种治理和预防措施,但结果要么收效甚微,要么难以高效防治,因此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及时的专家指导意见。对此,本实践团队将会通过后续的专家采访及对当地一线农技人员的调查等,以探寻上述虫害的专业治理措施和科学高效的防治之道。

图5 实践队员聆听村民讲述水稻生产及病虫害问题

本次实践过程中,调研队员深入江汉平原的水稻田间,与民为友,聚焦水稻病虫害问题,了解到百姓们目前面临的困扰和渴望解决此类问题的迫切需求。

调研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本次水稻生长及病虫害调研活动的开展,对于了解农情现状和体会农业发展问题的复杂多样性有重大意义,同时农业发展不仅仅只有病虫害的阻碍,化肥的成本和使用、粮食的价格等问题仍亟待解决,当然最好的应对姿态便是脚踏实地,逐一将其攻克。作为农业遥感方向的科研工作者,我们应切实将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农业实际问题之中,助力解决当下粮食问题,向着“禾下乘凉梦”和智慧农业的愿景继续前行。(万铮/文 晋雨涵 卢泽如 程志豪 梁恒硕/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万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