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育美育 乡野绽放艺术花
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陈鼎、李宇婷、郑玉奇) 近日,在武汉晴川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的带领下,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队深入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十方院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省级高效“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团队行动。武汉晴川学院外国语学院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队通过儿童戏剧、舞蹈、手工、电子琴等特色课程,为80多名乡村儿童打开艺术之门,最终以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汇演圆满收官。在这场意义非凡的美育实践里,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队用艺术为乡村绘就了别样的色彩,每一个瞬间都镌刻着成长与温暖。
未雨绸缪,精心铺陈实践之路
在此次美育实践拉开帷幕前,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队紧锣密鼓地开展筹备工作。为确保课程贴合乡村儿童需求,志愿服务队多次召开会议,经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了舞蹈、手工、儿童剧、电子琴、绘画的五大艺术课程。同时,队员们精心准备手工材料,开展例如马勺脸谱等非遗手工艺品。针对儿童剧,从剧本打磨到角色设计,每个环节队员们都精心考量;在舞蹈课程方面,精心挑选了契合乡村孩子活泼特质的曲目。一系列筹备工作有序推进,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分的准备,迎接这场乡村美育之旅。
深耕乡村,艺术课堂绽放璀璨光芒
实践正式开启后,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课程。课堂上,“破冰游戏+艺术启蒙结合”的教学模式贯穿其中,一下子就拉近了孩子们与艺术的距离。戏剧课上,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谁吃了我的大饼》的排练中。他们努力揣摩角色,那认真又可爱的模样,赢得阵阵掌声。舞蹈课上,志愿者们前期做足功课,深入了解孩子们的舞蹈基础和兴趣偏好,挑选了一支活泼的古典舞。不仅如此,还为部分孩子量身编排了舞蹈串烧。非遗手作课更是孩子们的创意天地,他们奇思妙想,将贝壳、马勺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些艺术课程,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孩子们的艺术世界,让美育之花在乡村绚烂绽放。
情满乡村,实践收官续写崭新篇章
汇报演出,是这段美好时光的高光时刻。小学领导朱校长致辞时,目光扫过台下孩子们举着的手工作品,声音微微发颤:"每一幅画作、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件手工作品,都凝聚着大家的辛勤付出和真挚情感。希望这样的实践能长久延续,让艺术之花在更多乡村盛开,让青春力量在扎根大地中茁壮成长。"
掌声中,师生共同朗诵的《星光课 - 致郧阳十方院》,饱含深情;少儿古典舞《如梦令》灵动优雅,将大家带入了诗意的世界;绘画组的“匠心绘梦”走秀,巧妙融合传统道具与现代创意,令人眼前一亮;电子琴弹唱《欢乐颂》《小城夏天》更是点燃了现场气氛;儿童剧《谁吃我的大饼》里,孩子们稚嫩的演技引发全场阵阵欢笑与掌声。
散场后,志愿者李宇婷在日记里写下:"今天孩子们主动要求加练舞蹈时,我突然明白,艺术教育不是教会孩子跳一支舞、画一幅画,而是让他们在艺术中看见自己的力量。那些被掌声点亮的眼睛,那些主动举起的手工作品,那些分享大饼时的笑容,都是希望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更成为了美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全新起点。未来,团队将深化"一班一韵"课程模式,持续扎根乡土。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言:"美育的种子一旦播下,便会生根发芽。我们将以艺术为桥,让乡村文化振兴的画卷永远色彩斑斓。”这次成就于暑期的社会实践,正以可持续的、锐不可挡的气势,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与希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