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唐嘉豪)缅怀抗战英烈,感悟强军伟力。在这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铸剑为魂”国防科技主题社会实践团利用2025年7-8月的暑假围绕国防教育学习,在全国各地通过实地考察相关军工企业及博物馆,完成制作国防装备模型,模型展志愿者服务等多个途径,开展了一次融历史追思、国防教育与科技感悟于一体的深度实践。
实地考察:钢铁脊梁,守护和平之盾
实践团的部分成员自行在各地的国防主题基地,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对沈飞航空博览园、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全国各地的国防教育基地考察,参观国防装备展品、聆听专家讲座,记录口述历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在参观文物中感悟历史,在回望历史中展望未来,在缅怀先烈中传承精神。在沈飞航空博览园,实践团学习了中国航空航天器的发展史,近距离观察了中国部分优秀飞行器,战斗机的展品,模型;在南京国防园,实践团成员回望了我国国防大厦建起的历程,体会着国防事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在建川博物馆聚落,实践团成员了解了自己家乡对于中国国防事业,民族解放事业发挥的巨大作用。其中,对于过去的武器装备与如今的现代化装备进行对比考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昔日装备的艰辛与今日国防实力的飞跃与人民军队从“小米加步枪”到机械化、信息化的沧桑巨变。同时也坚定了实践团成员未来投入国家现代化武器装备建设行业的决心。▲图为沈飞航空博览园的战斗机展品 孙睿泽 供图
模型制作:碧血长空,铸就凌云之魂
实践团中包含不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型社的成员,他们决定用他们热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于国防科技的思考。实践团成员制作中了国典型国防装备模型(歼20、歼16、052c、ZTZ-99A等),反映共和国国防武器装备研发历程、技术特点,围绕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制作了相关历史武器装备模型。▲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制作船模 孙睿泽 供图
准备与计划,组装,涂装,旧化与细节处理,完成与保护。在紧凑的工作空间里,团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有人专注主体组装,三人协同操作,细致处理模型部件;有人深耕表面工艺;有人攻克细节难题,模型加装部件,打磨边缘契合度。桌上的工具见证着创作的严谨,而思路的共享与碰撞,让每一处设计都更趋完美。一步步繁琐的步骤,一滴滴劳累的汗珠,折射出的,是实践团成员对于国防科技的敬重与热爱。而这一批完成的模型也将会在今年9月3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展览,帮助更多的青年朋友能够对于中国国防科技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图为船模成品图 孙睿泽 供图
展望未来:勇往直前,高颂青年之歌
此次“铸剑为魂”国防科技主题社会实践,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回望,也是对当今世界的一次反思: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子也必将以英烈精神为指引,以科技报国为己任,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成为引领未来时代的弄潮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嘉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