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苍青有力”志愿团赴苍溪县 探访猕猴桃经济与真丝地挂毯非遗脉络

发布时间:2025-08-10 18: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欣雨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宋欣雨)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四川轻化工大学管理学院“苍青有力”志愿团队于2025年8月3日至6日,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开展为期四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现代农业基地到非遗手工作坊,从枝头的猕猴桃到指尖的真丝作品,每一步足迹都让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耕耘希望:果园里的奋斗与梦想

苍溪县,被誉为“中国红心猕猴桃之乡”,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种植历史、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猕掌柜总经理丁柏寒的带领下,成员们深入考察了红阳猕猴桃基地和黄肉猕猴桃基地。

阳光下,饱满的红阳猕猴桃挂满枝头,颜值与口感兼具,却藏着“娇贵”的生长密码——志愿团与老丁交流后了解到,红阳猕猴桃虽味美形佳,但抗耐性较弱,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要求极高。黄肉猕猴桃天生具备“好看、好吃、好存”的优势,更带着独特的芒果味与菠萝香,让人垂涎。围绕灌溉技术、套袋管理、采摘标准及成熟期特性等,志愿团与老丁以及果园主展开了细致探讨,深入触摸一颗好果背后的科学种植逻辑。

▲图为猕掌柜总经理丁柏寒为团队成员讲解各类猕猴桃特性

在苍溪县猕猴桃果园,志愿团还向果园主学习了套袋技术,并与果农深入交流。他们探讨了电商如何助力农产品销售,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这次交流让果农与团队成员对现代农业销售模式有了更实际的了解。

产业发展:企业交流中的学习与启示

四川鸣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立的一站式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平台。团队成员有幸来到该公司交流学习。鸣劳农业公司董事长周政寰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结合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逐一给出了未来就业与发展的建议,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董事长首先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他提到,通过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他还为志愿团讲解了公司最具优势的“授权种植”模式。最后,董事长谈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鼓励年轻人走进土地,参与乡村振兴,强调了青年一代在推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志愿团队与鸣劳农业董事长周政寰进行交流学习

▲图为鸣劳农业创始人之一素素为志愿团讲解公司规模

见证考察:县团委深入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团前往苍溪县青龙猕猴桃产业园,与鸣劳农业工作人员共同接待了苍溪县团委的考察调研。过程中,志愿团深切感受到苍溪县对猕猴桃产业的高度重视——从政策支持到技术投入,从品牌培育到市场拓展,全链条的布局让苍溪猕猴桃的未来充满想象。这片土地上,一颗小小的猕猴桃,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非遗传承:志愿团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志愿团走进苍溪梨博园旁的御楼兰毯坊,体验真丝地挂毯、扎染、戳针绣等非遗文化。展厅内百余幅手工真丝挂毯引人注目,融合多种艺术元素,做工精致。工作人员介绍,每张挂毯耗时一年,丝线取自野外蚕丝,以植物染料上色。成员们还观摩了传统织机织造过程,与传承人交流后加深了对其意义的理解。随后,大家体验了扎染与戳针绣。扎染环节,在了解多种图案做法后,经浸水、染色,制成各具特色的作品。戳针绣体验中,成员们按步骤操作,两小时内完成了栩栩如生的图案。此次活动让大家深切感受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此次苍溪之行,“苍青有力”志愿团队见证了猕猴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力,也感受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四天实践让成员深知,乡村振兴需产业与文化共兴。团队将携这份收获,继续探索青春赋能乡村的路径。

撰文 |宋欣雨

图片 | 宋欣雨 吉克拉枝 刘林 唐雪霜

审核 |吴丹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欣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