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传承,童心筑梦——暖舒行小队缙云播撒非遗“薪火”

发布时间:2025-08-10 17: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蝶   阅读 5.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今年暑期,中国计量大学的一支充满活力的支教团队——暖舒行小队,走进缙云县舒洪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特色课程。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通过传承非遗,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使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延续历史文脉,使后代能够了解和继承祖辈的智慧和价值观。 暖舒行小队以“温暖携手,共赴新程”为宗旨,深耕非遗传承,结合舒洪小学的婺剧特色和缙云县的非遗剪纸开展文化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互动中深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图为非遗纸翻花课堂

指尖舞动,非遗之美
 ‌  婺剧‌是浙江省代表性地方戏曲剧种,以六种声腔合班为特色,兼具草根性与艺术性,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舒洪小学有着 “婺剧进校园” 的特色基础,暖舒行小队队员们巧妙地将缙云本土的婺剧与衍纸艺术相结合,开设了 “婺剧衍纸画” 非遗文化实践课。

▲图为婺剧衍纸画课堂

课堂上,队员们生动讲述婺剧历史,孩子们在积极的互动问答中,对家乡的这一文化瑰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豪感也油然而生。随后,孩子们拿起缤纷的彩纸,在手指间翻飞、卷曲、粘贴成一幅幅精美的婺剧衍纸画。这不仅是一次手工实践,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古老的婺剧艺术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婺剧衍纸画成果展示

巧手生花,传承匠心
   缙云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以戏曲为题材,精致工整,在剪纸艺苑中独树一帜,并于2007年6月被省政府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非遗纸翻花课堂

剪纸课上,红纸在指尖翻飞,传统文化的魅力悄然流淌。暖舒行小队队员们化身传统文化的引路人,从最基础的折纸、画样开始,耐心地一步步示范,讲解着蕴含在对称、连续等图案中的古老智慧。孩子们仔细描摹,剪刀沿着纹路轻巧游走。看着自己亲手创造的“艺术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无与伦比的欣喜,不仅点亮了每一张小脸,也温暖了整个教室。这堂剪纸课,远不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协调能力和耐心细致品质。更重要的是,在那一剪一刻的专注时光里,在指尖与红纸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无声地触摸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了那份穿越千年的匠心温度与独特美感,民族文化的根芽,悄然在他们心中萌发。

▲图为非遗纸翻花成果展示

暖舒行小队队员们用热情与智慧,在舒洪小学的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帮孩子们在文化认同中看见历史厚度。在孩子们亲手剪出的纹样里,在他们细心卷贴的画卷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跳动的脉搏变得清晰可感,那份穿越千年的匠心温度与独特美感无声流淌。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和梦想的启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