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突击队奔赴汕尾市新山村,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从解码红色基因的调研,到传播红色文化的直播,再到挖掘乡村振兴故事的人物访谈,队员们以青春之力,探寻红色文脉,赋能乡村发展,在新山村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实践印记。
至善至美实践突击队队员为探寻红色基因,利用红色教育课程的间隙,深入新山村红色革命遗址与纪念馆,实地调研红色故事、革命精神与当地红色文化传承情况。队员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走进这片红色圣地。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采用“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研”的多元方式,全方位梳理当地的红色文化与发展现状。队员们认真聆听革命先辈的故事,从“黎明前的暗战”到“烽火中的坚守”,那些热血与牺牲的片段,让红色基因在队员心中愈发清晰。大家与村里的老党员交流,记录下珍贵的红色记忆,将调研所得转化为传承红色文化的动力,为后续传播红色故事筑牢根基。此刻,青春誓言正与土地共振—今日调研中记录下的每一条宝贵意见,终将化作托举民族复兴的坚实脚印。
图为突击队队员出发调研。 黄煜荑 供图
突击队队员为更好宣传新山村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助力红色革命基地旅游产业发展,在新山村进行了以“镜头带你逛红村,打卡革命旧址”+“溯源擂茶非遗密码,解锁海陆丰地道风味”为主题的两场线上直播。
在开展直播前,至善至美实践突击队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精心筹备。队员们深入挖掘新山村红色文化内涵,梳理当地特色,将革命故事、非遗技艺、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整合。同时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从直播流程把控到队员分工协作,反复打磨。直播里,队员带大家云逛新山村,不仅打卡当地旅游路线、讲解红色革命研学基地的文化,还介绍了“穗妞”这个IP衍生的文创周边。第二场直播则聚焦汕尾擂茶这一广东非遗,队员们亲手演示擂茶制作,还分享了海陆丰的小米、菜粿、薄饼等特色美食,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当地非遗和美食的魅力。直播结束后,团队对传播效果进行复盘。数据显示,直播期间观看人数达1.37万,点赞数超2.6万,有效提升了新山村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更重要的是,用创新的直播形式,让更多人关注到新山村的红色底蕴与发展潜力,为乡村文化传播、产业推广开辟了新路径。
图为直播现场队员们为观众解答问题。 黄燕婷 供图
突击队队员走进新山村委会,对话新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湖泳,听他讲述如何用一件件民生实事、一桩桩文化工程,让这座村庄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新生。吕湖泳书记介绍,新山村曾是贫困村,环境差,后来通过公厕翻新、垃圾和污水处理、整治闲置地块搞绿化,让环境焕然一新。环境好了之后,村里靠推广优质水稻、邀请专家指导增收,还建了研学和农业实践基地发展旅游。同时,村里深挖红色资源、保护古村韵味,让红色精神融入家风,文化成了亮眼名片。从厕所干净到污水变清,从稻田飘香到小店盈利,从红色故事到古村韵味——新山村的振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在一件件为民办实事的细节里。正如书记所说:“把环境治好、把产业做活、把文化留住,乡村振兴就有了底气。”
图为突击队队员采访党总支部书记吕湖泳。 王一斌 供图
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突击队的新山村之行,是一场红色文化探寻与乡村振兴赋能的青春实践。从调研解码红色基因,到直播传播红色文化,再到访谈挖掘乡村振兴故事,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使命。让新山村的红色文化 “活” 在镜头里、“传” 在故事中、“兴” 在产业里,也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振兴中文化与人才的力量。未来,这份青春实践的火种,必将继续在传承红色基因、赋能乡村发展的道路上,燃烧出更炽热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陆家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