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乡村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乡村教育不仅仅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为响应国家 “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 2025 年 7 月 7 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皖·约红山”实践团奔赴安徽省亳州市李集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携手筑梦”主题支教活动。通过多元化课程与暖心陪伴,团队成员们以青春之力浇灌乡村教育沃土,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筑基启智,授业育人”
支教团队立足乡村教育实际,精心设计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采用“分层教学+趣味互动”模式,通过教具演示、情景模拟等多元方法,让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扎根。课下团队成员们还会耐心辅导每位学生,辅助夯实学业根基。这一过程不仅填补了乡村教育的知识缺口,更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基础课程的传授,既是认知世界的钥匙,更是托举未来的基石。
▲图为团队成员教孩子们词语
▲图为团队成员教孩子角的度量
“鉴往知来,童心传承”
为传承优秀革命精神,坚持红色育人观念。实践团结合李集当地历史背景、红色文化,娓娓讲述历史名人故事,精心设计“红色故事课堂”。团队成员们以生动的情景剧、互动问答等形式,带领孩子们重温古时沙场与革命历史,感悟英雄精神。这门穿越时空的课程,不仅补上了乡村学校的文化短板,更在少年心田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当孩子们朗朗诵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历史不再是遥远的回响,而化为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
▲图为团队成员对孩子们进行红色教育
“艺彩飞扬,美育润心”
艺术是跨越语言的心灵桥梁。团队成员们开设创意绘画、灵动舞蹈等课程,鼓励孩子们用色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一段段充满张力的舞姿展现了乡村儿童对美的独特感知。这些跃动的艺术课堂,不仅填补了乡村教育的空白,更让孩子们发现:手中的画笔能绘就多彩人生,足尖的律动能舞动璀璨年华!
▲图为团队成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完成石膏娃娃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一起舞蹈
“运动赋能,茁壮成长”
操场上,团队成员们化身为“运动教练”,用排球、篮球、拳击等多种多样的体育课程点燃了学生们的运动热情。支教团队还将传统的体育项目创新升级为“乡村趣味运动会”,通过“传球接力”“数字抱团”等特色项目,让孩子们在奔跑与欢笑中体会团队协作的力量。这些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不仅弥补了乡村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更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自信与快乐。
当矫健的身影跃动在操场,汗水与笑容交织成夏日最美的风景,蓬勃的朝气正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团队成员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拳击练习
▲图为孩子们正在进行篮球接力
“问教于民,情暖乡梓”
在支教期间,实践团还深入村巷田畴,以问卷丈量教育需求,用脚步绘制资源图谱。在方言与普通话的交织中,记录每间校舍的现状,倾听每位村民的期盼。这沾满泥土的调研,不仅摸清了乡村教育的真实脉动,更将民意转化为行动指南。当数据在月光下汇总成册,振兴的蓝图已在这群青年手中徐徐展开!
▲图为团队成员针对教育问题进行走访调查
“青春誓言,共享未来”
活动尾声,团队成员们将手写寄语卡郑重交予每双小手。“愿你如向日葵永远向阳”、“你的歌声定能飞越大山”……字字箴言承载着最温暖的期许。这深情凝望的瞬间,不仅传递知识火种,更完成的是心灵的交接,是希望的星轨已在童眸中永恒定格!
▲图为团队成员们为孩子们制作定制贺卡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赏雨景
此次支教活动以教育为纽带,将国家政策、青年担当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的青春风采。未来,南财红山将会继续深化“三下乡”实践内涵,不断创新“皖·约红山”活动形式,为乡村振兴与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子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