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7月25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赴巢湖市、马鞍山市调研长江-巢湖生态保护成果及“引江济淮”工程成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合肥市引江济淮蜀山泵站,围绕“引江济淮”工程的水质保障、水生态修复与青年使命等主题开展调研。团队成员在合肥市引江济淮蜀山泵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学习,在轰鸣泵机与清澈水流之间,感悟大国重器的民生温度,厚植守护一湖碧水的青春担当。
图1 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进行学习交流“引江济淮”工程覆盖区域
初心如磐,探秘大国水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作泵站展厅最醒目的金色标语。工作人员结合展板与数字大屏,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引江济淮工程以长江为源,跨越江淮分水岭,蜀山泵站正是巢湖水质的“总阀门”,其巍峨矗立的机组承载着皖北豫东数千万群众饮水安全与沿线河湖生态复苏的重任,年均8亿立方米优质江水由此注入,为稀释湖区污染负荷、抑制富营养化提供了强劲水动力。从“规划图”到“实景图”,同学们深刻领略了“国之大者”的宏阔气魄。
科技赋能,解码清水长廊
在泵站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带领下,团队展开了系统深入的参观学习。工作人员依托泵站展示区,依次介绍了“工程概况”、“建设之路”、“清水惠民”、“数字赋能”四大核心板块。从工程浩大的规模蓝图、建设者攻坚克难的奋斗史诗,到汩汩长江水如何穿越重重山岭润泽皖北大地、改善巢湖等水域生态环境的“清水惠民”实践,再到智能化调度系统如何实现精准控制与高效运行的“数字赋能”魅力,讲解内容宏大而细致。这趟科技之旅,不仅使团队成员科学地认识了水资源调配的复杂精密,更深切体会到国家在守护江河安澜、保障生态用水上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智慧,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巢湖、护卫长江、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根基与青年担当。
图2 蜀山泵站集控中心王雅斋工程师向实践团队介绍数据和解答问题
知行合一,青春护水在行动
感悟于心,践之于行。为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切实的环保行动,深化对水质保护的认知,团队成员在蜀山节点工程现场开展了实践环节——亲手采集水样并进行水质快速检测。在带队老师指导下,队员们规范操作,于泵站附近取水样,当获得水质数据时,自豪与责任感激荡在每个人心中。这份亲手获得的数据,是“一江清水向北流”最直观的注脚,也让“保护水资源、共担生态责”的信念在他们心中牢牢扎根。
图3 团队成员在食品楼实验室对所取水样进行处理
图4 实践团队于蜀山泵站进行合影
使命在肩,青春共绘新画卷
此次蜀山泵站之行,是课堂向国家工程的延伸,是认知向行动的深刻转化。国之重器的宏伟与精密,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清水北上”惠及民生的巨大效益,无不震撼着青年学子的心灵,极大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团队成员一致表示,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将此次实践的所见、所学、所思转化为投身绿色发展的不竭动力。未来,他们必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行动,继续行走在守护江河安澜、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让青春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敬仪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