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西北五省39市调研戏曲生存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汉中龙江文化站开展戏曲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9 19: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杨   阅读 1.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苏杨、李星慧、薛飘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西北五省39市调研戏曲生存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2025年7月17日前往汉中市汉台区龙江办文化站开展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闫老师指导

本次实践活动特邀陕南非遗保护领域的资深专家团队倾力指导:汉中市新媒体协会副会长兼协会妇联主席李哲老师(文旅传播专家)、龙江文化站站长闫克元老师(基层文化工作领军者)。两位专家立足汉水文化生态圈,聚焦秦巴山区非遗戏曲活态传承痛点,与实践团成员展开深度研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李老师沟通

晨间,团队会晤龙江文化站站长闫克元。闫老师系统阐释汉中龙舞源流:肇端明代祭祀仪典,承袭六百余载。方志载,龙江先民临水而居频遭洪患,遂筑庙祀龙,以龙舞为禳灾仪轨。经世代淬炼,此项非遗已从祭祀载体嬗变为民俗节庆核心形式,深植地域文化记忆体系。

图为闫老师指导实践团成员舞龙技巧

在闫克元老师的亲身示范与指导下,团队首次尝试多人协作舞龙表演。通过分组演练,团队成员掌握了舞龙基本动作要领,并深入理解其协作性与集体特征——既需龙头引领方向,也需龙身、龙尾默契配合,正如戏曲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唯有依托群体接力传承,代代接续守护,方能使传统文脉在时代进程中生生不息。

图为闫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参与参观并讲解发展史

为进一步挖掘汉中文化脉络,实践团跟随闫克元老师的脚步,抵达汉中市历史博物馆。闫克元以馆藏文献为脉络,实物展品为实证,重点解析汉中戏曲文化发展史。其中汉中曲子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闫老师展示手把龙

当日下午,实践团于龙江文化站举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该基地将构建长效校地合作机制,为戏曲文化研究、传播及创新实践提供平台支撑。闫克元先生呼吁青年学子以现代科技赋能传统艺术保护,团队负责人则强调本次调研将系统推进西北五省39市戏曲文化研究,重点探索数字化传播与文创开发等现代化转型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汉中市龙江办文化站合影留念

本次汉中龙江实践通过田野实证与文化交互,团队既系统剖析西北戏曲传承的本质困境,亦从舞龙仪轨的群体协同中体认非遗活态传承的代际传承要义。未来,实践团将以调研成果为基,携手校地力量,用青春行动助力戏曲突破瓶颈,让传统戏曲在时代浪潮中焕新光彩,续写传承发展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杨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