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目标。苏州城市学院“推普·新语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秦艺蓉老师带领下深入南芹村和顶湖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活动。活动分为“拼图游戏”和“翻译墙游戏”两大板块,旨在通过趣味互动的方式提升村民的普通话水平,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和青春活力。
拼图启智:拼出语言新视界
活动伊始,成员们在南芹村开展了有趣的在拼图游戏,团队成员巧妙地构思了一幅以普及普通话为主题的海报拼图。村民们齐心协力,一块一块地拼凑,最终,一幅富有教育意义的推广普通话海报在桌面缓缓展现。这一活动以趣味形式打破语言学习壁垒,让村民在互动中感受普通话魅力。不仅让村民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了普通话,还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化的兴趣。通过游戏互动,村民们感受到了普通话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翻译墙传意:架起沟通新桥梁
同一时段,顶湖村的“翻译墙传意”活动同步开展。翻译墙游戏是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团队成员精心打造翻译墙,一面呈现方言表述,另一面对应普通话翻译,涵盖日常交流、民俗文化等内容。村民们好奇驻足,不自觉的用方言开始读起来,再对照翻译墙学习普通话表达,还主动用新学的普通话交流互动。团队成员适时补充讲解,纠正发音。这一活动为村民搭建了一座方言与普通话沟通的桥梁,有效减少了语言交流的障碍。通过翻译墙的形式,村民们直观地认识到普通话在跨地区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热情。
问卷收集:倾听村民心声
在活动期间,团队还同步开展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村民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问卷内容涵盖语言使用习惯、学习需求以及对推广活动的建议等方面。团队将通过分析问卷数据,为后续的推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倾听村民的心声,团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真正满足村民的需求。
此次乡村推普实践意义重大,于团队而言是青春担当的试炼,于学校是育人成果的实践延伸,于南芹、顶湖两村,则是文化振兴的点滴助力。以语言为媒,苏州城市学院的学子们以实践作笔,生动演绎了“推普赋能”的力量,将普通话转化为乡村连接世界的桥梁,以及文化传承的生机勃勃的动力源,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浓墨重彩的“语言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